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

2023年11月4日发(作者:)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劳动合同法解读一:立法宗旨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
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
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
思:
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
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
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
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下的固定工制度
进行改革。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
暂行规定》,决定在国营企业中新招收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
同制,开始打破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1994年通过
的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法定的用工制度,规定适用不
同所有制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也从新招用的职工扩大到所有
的劳动者,不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不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作了专章规定,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
的主要法律依据。劳动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
的正式建立。劳动法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确立
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用
工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
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
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用工情
审议中,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当“双保护”,既要保
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因为
最后考虑到劳动合同法是一部社会法,劳动合同立法应
着眼于解决现实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
工资、劳动合同短期化等诸多侵害劳动者利益的问题。所以
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标出发,立法还是定位于向
劳动者倾斜。
和义务,有得于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劳
动合同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确立了构建和发展和
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最终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