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2023年11月4日发(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
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制定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
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
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
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
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
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
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关系
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那么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
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
那么同工同酬原则应当实行。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
规定条件等标准,那么应当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规定了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时间限制。试用期不得
第二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并与其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的情况。如果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
约定,那么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
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但是这些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和法规的
规定。
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员工到从事与本单位同类产品
或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其他雇主,或自己开业从事同类产品或业
务的竞业限制期不得超过两年。
除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的情况外,雇主不得与员工约定
由员工承担违约金。
以下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1)通过欺骗、威胁或
利用他人的危险情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2)雇主免除自
身的法定责任或排除员工权利;(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
制性规定。如果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有争议,应由劳
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确认。
如果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如果劳动合
同被确认无效,雇主应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数额应参照相同
雇主和员工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雇主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果雇主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
动报酬,员工可以依法向当地法院申请支付令。
雇主和员工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提前三十日
以书面形式通知雇主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在试用期内提
前三日通知雇主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果
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如果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
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或者劳动者
家庭中没有其他就业人员,但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
人时,用人单位在裁员时应遵守以下规定:在六个月内重新招
用人员时,必须通知被裁减的员工,并优先考虑重新聘用被裁
减的员工。
根据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有以下情形之一:
(一)劳动合同期满;(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
险待遇;(三)劳动者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
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
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准低于集体合同的,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标准执行。
集体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违反
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第五节劳动保护
第五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保
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
娠期、哺乳期和生育期间,有权依法要求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
强度。
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为未成年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
的劳动保护措施,保障未成年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劳动者从事危险性、有毒有害的工作,
不得安排未成年劳动者超过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
第六十一条劳动者因工作原因患职业病或者工伤的,依法
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费,并及时申报工伤事故。劳动者因工作原因死亡的,其近亲
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如果发生争议,工会可以申请仲裁或提
起诉讼解决。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规定设立,注册资
本不得少于50万元。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
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合同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
的用工单位、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
劳务派遣一般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不得成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所属单位派遣劳动
者。
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
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
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
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
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劳动行政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查
阅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有关的材料,有权对劳动场所进行实
地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依
法行使职权,文明执法。
分之一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等经济待遇;
2.未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规定延长劳动时间的;
2.未经劳动者同意,将劳动者调往其他单位或者变更劳动
合同的内容的;
3.不按照规定安排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的;
4.违反规定保障劳动者安全卫生的;
5.未经劳动者同意,将其所在单位的经营、生产任务转包
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
6.未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
7.未按照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
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
吊销其劳动合同经营
4.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
5.违反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过重、过劳或者危害身心健康
的劳动的;
6.违反规定向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安排劳动的;
7.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8.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第八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
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
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招用外
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
或者外国人来华工作的许可证:
1.招用未取得合法工作资格的外国人从事工作的;
2.招用超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规定范围和期限的外国
人从事工作的;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危害身心健康的劳动
的;
2.招用未成年人从事超过其身体、心理承受能力的劳动的;
3.招用未成年人从事国家规定的禁止从事的劳动的;
4.招用未成年人从事夜间作业、高空作业、井下作业、近
水、火源作业等特殊劳动的;
5.违反规定安排未成年人在研究时间外从事劳动的;
6.招用未成年人从事劳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
5.未按照规定为劳务派遣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
护设施的;
6.违反规定向劳务派遣员工收取费用的。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
者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给
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担赔偿责任,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以下标准适用于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
酬;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追
究刑事责任,并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二)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拘禁劳动者;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
成严重损害。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
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应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如果给劳动
者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有违法犯罪行为,应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果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该单位或其出
资人应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
金。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
成损害,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
第八章的附则中规定,如果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
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
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应当按照其规定执行。如果没有
相关规定,就应当按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