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详解】

时间: 2023-11-04 admin 美食记录

-

2020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详解】
2023年11月4日发(作者:)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020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详解】

下面是由劳动合同栏目小编整理的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欢迎阅读。

一、 总则

1《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的”;等组织”;不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

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

等其他依法登记注册成立的单位。

2、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分公司,经用人单位授权或同意,可以

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当分公司不能履行对劳动者的义务时,由用人单位承

担责任。

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招用除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以外的劳动者,即

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法所指的劳动者,应当年满16周岁,且尚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

遇或退休金。

5、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

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家庭直接雇佣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

领取退休金的人员等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6用人单位招用与外单位保持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当依法订立劳动合

同。

7、用人单位招用自主择业转业退伍军人,应当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8、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应当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并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9、用人单位招用港、澳、台地区的人员,应当办理港、澳、台人员就业证,并

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10、外国企业驻华办事机构、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招用劳动者,按

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11、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

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工代表平等协商,经过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后,由用人单位决定规章制度

或者重大事项的实施。

12、总公司以下发文件的形式要求子公司执行总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子公司

在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程序后,该规章制度才能作为子公司用工管理

的依据。

13、用人单位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或决定的重大事项,自动适用于新

招用的员工,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公示或告知义务。在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决定

实施过程中,若新招用的员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

修改完善。

14、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

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职工公示或告知的,可以作为用人

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

15、”;公示或告知”;是指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决定可以采取劳动

者人手一册、学习培训等法律认可的方式完整送达或传达劳动者知晓。

16《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中的”;重大事项”;是指有关劳动报酬、工作

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

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事项。

17、工会或职工认为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不适当的,提

出意见,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书面回复意见。

18、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中不能规定对违纪职工给予罚款的内容。

二、 劳动合同的订立

19、职工名册应当包含劳动者姓名、性别、身份号码、户口地址、工作岗位等。

用人单位应当将职工名册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20《劳动合同法》第九条中的”;其他证件”;是指学历证明、技能证书、资格

证等与劳动者就业相关的各类证件。

;担保”;即指物的担保,也指人的担保。

;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是指与建立劳动关系有关的财物,如服装费、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驾驶员风险金、保证金等。

21;同工同酬”;是指同一用人单位内部实行全日制的劳动者,在相同、相近、

相似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相同的劳动量且取得相同业绩的,应执行同等的工资分配

制度。(另外,同工同酬是否包括补贴,年金、福利待遇等事项?)

22《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十九条、第八十二条中的”;一个月”;是指三十

日。

23、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从第

2个月到第12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

工资。从第十二个月开始,视为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再支付二

倍的工资。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继续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

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24、劳动者方面的原因致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致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提出终止劳

动关系,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工超过一个月后双方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即使每用支付了二

倍工资,也不能随意终止劳动关系,应按照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则须按《劳动合

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办理。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

动关系,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补签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期限

应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2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约定终止条件,劳动者符合法定解除、终止条件

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26《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一项”;连续工作满十年”;是从劳动者到用人单

位开始劳动时计算。劳动者因组织原因在不同用人单位流动,或者因业务划转而由

一个用人单位到另一个用人单位的,其工作年限连续合并计算为最后一个用人单位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的工作年限。

27、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

的职工,其在原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 不合并计算为改制后非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

与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重新与改制后非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其在原国有

企业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改制后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

三、劳动法相关问题解答

1、劳动合同期限如何分类?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什么情况下签订: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

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 和第四十

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

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4、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如何约定?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

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

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5、加班工资怎么计算?

答:根据《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或者延

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的

15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

或者小时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者小时工

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6、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怎样支付经济补偿?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

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

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

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

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延伸阅读:

案例分析

本月某日,周小姐致电12333热线咨询说:”;我于2020年到某公司工作,当

时公司未与我签定劳动合同,公司也未为我缴纳社会保险费。2020年和2020年公

司两次更改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及营业执照,但我一直在公司工作,工作地点和工

作内容都没有变。20201月,现公司与我签定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20202

月,公司以合同到期为由与我解除了劳动关系,支付了三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公司

可以不计发我2020年至2020年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吗?;

分析: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安

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

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

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

年限。”;据此,周小姐在前两个公司工作的时间应合并计算为现公司的工作年限。

-

2020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