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劳动法》教案
-

2023年11月4日发(作者:)
(完整版)《劳动法》教案
教学⽬的:了解劳动法产⽣的原因和发展历程,以及劳动法的体系框架。掌握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及其适⽤范围,
掌握劳动关系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掌握劳动关系的
主体、内容与客体。
重点与难点:在实务中,能够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熟悉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和证据范畴。
教学⽅式:讲授
授课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产⽣的结
果。
重点:注意区分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不同:1劳动关系是⽣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意志关系,属于上
层建筑范畴。2劳动关系的形成是以劳动为前提,发⽣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
在为前提,发⽣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内。3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单位使⽤劳动
⼒,双⽅形成劳动⼒的⽀配与被⽀配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双⽅当事⼈必须依法享受权利并承担义
务。
2、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单位(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并承
担义务的当事⼈。)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的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的权利义
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1.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
2.促进就业的政策⽀持
3.就业服务
4.职业中介
5.就业援助
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了解)
1、职业教育与培训概述
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
应当纳⼊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约定条款:试⽤期条款、培训和服务期约定、保守秘密和竞争限制约定、补充保险、福利待遇。
2.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应当书⾯形式、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要求、⾮全
⽇制⽤⼯劳动合同形式。
3.劳动合同的期限
⼈双⽅应以平
等的⾝份订⽴劳动合同。所谓⾃愿,是指劳动合同的订⽴,应完全出于合同当事⼈的意愿,任何⼀⽅都不得以地位、权势、经
济实⼒等因素或采取欺诈、威胁的⼿段把⾃⼰的意志强加于对⽅,第三⼈也不得⼲涉劳动合同的订⽴。
(四)诚实信⽤的原则
⼆、劳动合同订⽴过程中应注意的⼏个问题
(⼀)劳动者和⽤⼈单位享有知情权
(⼆)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三)违约⾦问题
三、劳动合同订⽴的特殊规定
四、劳动合同的效⼒
和终⽌的法律后果。
重点与难点:劳动合同解除和中⽌的法律后果。
教学⽅法:讲授与案例
授课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五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
⼀、复习旧课
⼆、劳动合同解除
六、总结
教学⽬的:了解集体协商的意义、原则和内容,⼯资集体协商的概念、内容和程序,集体合同的作⽤;掌握集体协商
代表的确定,集体合同的订⽴、变更、解除和终⽌的
相关规定。
重点与难点: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法:讲授与案例
定。
重点与难点:加班加点⼯资的计算
教学⽅法:讲授与案例
授课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七章⼯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作时间
1、⼯作时间的概念和特征
2、⼯作时间的种类
(1)标准⼯作时间制度
(2)不定时⼯作制
(3)综合计算⼯时⼯作制
⼆、休息休假
1、休息时间
2、休假
(1)法定节假⽇
(2)年休假
(3)探亲假
三、加班加点制度
1、加班加点概念
的⼀般规定
重点与难点:⽀付⼯资的基本规定
教学⽅法:讲授与案例
授课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第⼋章⼯资法律制度
1、⼯资⽀付的规定
2、⽤⼈单位可以代扣⼯资的情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