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镁胶凝材料的耐水性研究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
硅镁胶凝材料的耐水性研究
崔洪涛;靳路通;彭家惠;王自福;张兴福
【摘 要】Active silica stuffing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ater-resistance of magnesia cementitious material. Material proportioning was
designed under the active MgO/MgCl2 molar ratio of 7,and the influences
on material's water-resistance by dif-ferent silica stuffing and phosphates-based activators were studied. The optimal proportioning of silica stuffing
to activator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water-resistance of magnesia cement is enhanced,and the experiment of non-dis-persion and water-hardening was undertake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coefficient of softness of the material could be enhanced dramatically
with best water-resistance by using 30% silica fume as stuffing and 1%
monosodium phosphate as activator. By this proportioning,the water-resistance of magnesia cement is dramatically enhanced,and a hardening
process under water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typical air-hardening
magnesia cementitious material,with a long-time strength stability.%活性硅质填料对改善镁质胶凝材料的耐水性有重要作用,在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摩尔比为7的条件下设计配比,研究了不同硅质填料和磷酸系激发剂对镁质胶凝材料耐水性的影响,确定了对镁质胶凝材料耐水性提高最为显著的硅质填料和激发剂,并进行了镁质胶凝材料的水下不分散性和水硬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30%的硅灰作为填料、1%的磷酸二氢钠作为激发剂时,制品的软化系数提高显著、耐水性最好,并实现了镁质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气硬性材料在水中的成型硬化,改性后镁质胶凝材料的强度在水中长期保持稳定.
【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
【年(卷),期】2017(044)006
【总页数】6页(P35-39,69)
【关键词】镁质胶凝材料;硅质填料;耐水性;水硬性
【作 者】崔洪涛;靳路通;彭家惠;王自福;张兴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502
镁质胶凝材料是无机胶凝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是由法国人索瑞尔(Sorel)于1867年发明的[1],所以又称索瑞尔水泥。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相比,镁质胶凝材料有明显的物理力学性能优势和生产工艺优势[2]。镁质胶凝材料是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3],无需湿气蒸压养护,且水化反应迅速;其耐火和保温性能都优于普通水泥。由于镁质胶凝材料质量轻、强度高,且与一些有机或无机填料的粘结强度高,使其在工程上有着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4]。但其固有的性能缺陷严重阻碍着其应用范围,如氯氧镁水泥的吸潮返卤、耐水性差、易翘曲开裂变形等[5-8],及硫氧镁水泥的强度不高等[9-11]。
目前,对于氯氧镁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存在一些不同说法,但可总结如下:(1)原料溶解阶段MgO在氯化镁水溶液中溶解,生成Mg(OH)2并部分离解。
由于MgO的溶解提高了溶液的pH值,导致MgCl2水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形成了许多水合氯氧镁阳离子络合物,水解反应得以不断进行。(2)结晶阶段当水解产物达到一定浓度后,水合氯氧镁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缩合反应,形成518相和318相的胶体微粒,同时放出热量。如果配比中MgO和H2O有余,还会形成水镁石。这些水合离子型配位化合物大量消耗了浆体中的游离水,浆体很快失去流动性而变成凝胶,并逐渐析出纤维状晶体。这些晶体相互交错连生所组成的密实的堆聚体结构,并随着浆体硬化,强度不断增长。
氯氧镁胶凝材料硬化体中的各相,随时间推移会发生相互转变,其中有比较重要的是518相到318相的转变[12],其反应式为:
反应正向进行的ΔG=-11.26 kJ/mol,此为热力学自发反应。由于518相在物理力学性能上优于318相,这种转变必然会导致镁质胶凝材料宏观性能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无论是518相还是热力学稳定性更好的318相,在遇到水蒸气、CO2或者泡水状态下都会发生水解,溶出MgCl2,生成水镁石。水镁石相类似于以轻烧氧化镁与水直接反应生成的硬化体,强度较低,在以往的试验中,其28 d强度仅为20 MPa左右,难以满足应用需要。因此,改善氯氧镁胶凝材料的耐水性是开发应用镁质胶凝材料的核心问题,这一点在研究人员中已获得共识。
目前,提高镁质胶凝材料耐水性的手段主要依赖于防水改性剂,通过较大程度地降低体系中MgCl2的溶出速度,从而减少镁质胶凝材料在水中强度减少的程度。但是在更为严苛的使用环境中,如将镁质胶凝材料破碎成小块放置于水中,则无论添加何种防水改性剂,都无法降低MgCl2的溶出[13]。这说明氯氧镁水泥的518相只是一种在固态或一定浓度的MgCl2溶液中的介稳相,在水中是极不稳定的。这种晶相结构是氯氧镁水泥不耐水的本质原因。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最理想的方案就是将镁质胶凝材料改性成水硬性胶凝材料,提高镁质制品的耐久性。这是一种新的改性途径。
如能通过加入硅质材料和改性剂等一系列的措施,改变镁质胶凝材料中的硬化产物构成,增加水化硅酸盐凝胶,镁质胶凝材料在水环境中强度不明显降低,耐久性良好,必然会极大地增加镁质胶凝材料的应用范围。镁质制品将不再局限用于室内,还可以用于室外或潮湿有水环境中。
在胶凝材料中加入掺合料和改性剂是无机材料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但是通过一系列将硅质材料作为掺合料使用到镁质胶凝材料中,改变水化产物的构成和结构,提高其耐水性和耐久性的研究极少有人提出和开展。解决镁质胶凝材料耐久性不强,耐水性差的问题,将会极大提高镁质制品性能,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进而推动镁质胶凝材料行业的发展。
1.1 原材料
(1)轻烧氧化镁:辽宁省海城产,白色粉末,为菱镁矿在反射窑中经750~850℃煅烧,再磨细而成[14]。试验用轻烧氧化镁的化学成分见表1。
(2)工业氯化镁:即水氯镁石(MgCl2·6H2O),分为海产和湖产2种,加入一定量的水即成为氯化镁溶液[15]。试验用工业氯化镁为山东海化集团生产,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
(3)硅质填料:硅灰为SF系列,山西省忻州市多赢公司产;硅藻土为281,北京兴美亚化工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产;粉煤灰为F类Ⅱ级灰,德州华能电厂产。硅质填料的化学成分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分别见表3、表4。
硅质填料中,硅灰的活性SiO2含量最高,而粉煤灰价格便宜(市面上仅为100~200元/t),易于推广应用。这二者将是本试验考虑的重点材料。
(4)激发剂:多聚磷酸钠,化学纯试剂,纯度99%,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磷酸二氢钠,化学纯试剂,纯度99%,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产;磷酸,浓度85%,市售工业级。
1.2 试验条件及配比设计
氯氧镁水泥中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摩尔比为7,氯化镁溶液密度则根据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成型性能来调整,使得浆体容易实现注浆成型但又不发生料浆离析[16]。采用1800g氧化镁(活性62%),1300 g氯化镁溶液(波美度31.5°Bé)作为基础配比,随着硅质填料的加入进行补水,维持料浆的流动度相对统一。此时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摩尔比为0.62×1800×95.1/ (1300×0.2887×40.3)=7.02。
在实验室室内温度(23±2)℃及湿度(45±10)%下,采用4 cm×4 cm×16 cm三联模成型,脱模后养护至规定龄期,然后破型,分别进行抗折、抗压、耐水性试验。
确定最佳的耐水性配比后,参考DL/T 5117—200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水下成型试验。试验时,将水下成型用试模置于水箱中,将水加至试模上限以上150 mm处,并保持水温在(20±3)℃。用手铲将水硬性镁质胶凝材料料浆从水面处向水中落下,浇入试模中(见图1)。每次投料量为试模体积的1/10左右,每个试模的投料时间约为0.5~1.0 min。投料结束后将试模从水中取出,静置3~5 min,使料浆自密实而达到平稳状态。然后用木锤轻敲试模的2个侧面促进其排水,放回水中硬化。
试验主要仪器有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DJ 1002型电子天平、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WDW-100型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2.1 硅质填料单掺对制品强度影响分析
根据文献[17],硅质填料掺量(按占氧化镁质量计,下同)超过30%后,制品的强度下降较多。因此,本研究选取硅质填料掺量为20%~30%进行试验。采用1.2中的基础配比作为空白试样(P0)。在对比试样中,添加1%磷酸作为激发剂,硅质填料掺量分别为20%、25%和30%进行试验,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硅藻土虽含二氧化硅较高,但其多孔介质的特点导致料浆需水量大幅提高,且降低氯化镁溶液的浓度,从而使得强度明显降低。硅藻土掺量为
30%的D3组,其7 d抗折、抗压强度仅为空白试样P0的26.47%、36.15%,可认为不存在应用前景。即便是掺量为20%的D1组,其7 d抗折强度也只有空白试样P0的37.06%,与不加硅质填料相比损失较大。另外,掺加硅藻土的试件软化系数稍有提高,但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制品密度大幅降低所致。粉煤灰和硅灰这2种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品的强度,但总体降低不多。以28 d强度来看,粉煤灰掺量为20%的F1组抗折强度几乎没有降低,抗压强度的降低也在20%之内,继续提高掺量至25%或30%时,制品的强度有了进一步下降,但仍存在应用价值。硅灰在强度的表现上要略好于粉煤灰,主要体现在高掺量时强度降低较小。即使是硅灰掺量为30%的S3组,其28 d抗折强度相对空白样的损失量仍然小于15%,抗压强度的损失量小于30%,显示出良好的力学性能。粉煤灰和硅灰这2种硅质填料在掺量为20%~30%时,实现了抗折和抗压软化系数大于或接近1的效果。其中硅灰掺量为30%时表现较好。
2.2 复掺激发剂对制品强度影响分析
采用氧化镁1800 g(活性62%),氯化镁溶液1635 g(波美度26°Bé)进行试验,活性氧化镁与氯化镁的摩尔比为0.62× 1800×95.1/(1635×0.2317×40.3)=6.95。硅质填料采用2.1中抗压软化系数最高的S3组,即掺加30%硅灰,复掺激发剂(掺量分别占氧化镁质量的0.25%、0.50%和1.00%)种类和掺量对制品强度的影响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相较于空白试样P1,3种激发剂对材料的强度都有降低作用,磷酸对于强度的降低随其掺量的提高而增大;而磷酸二氢钠和多聚磷酸钠则在掺量为0.25%时,抗折强度明显增大,抗压强度降低,而在掺量为0.50%时28 d抗压强度有所回升,在1.00%掺量时继续降低。在掺量较低时(0.25%),磷酸对于强度的影响较小,7 d抗折强度与空白试样P1相同,而抗压强度为空白试样P1的92.32%,28 d抗折强度则略高于空白试样P1,抗折强度为空白试样P1的
98.91%。在掺量为1.00%时,多聚磷酸钠对制品的强度降低最少,其28 d抗折强度能达到空白试样P1的95.57%,而抗压强度为空白试样P1的85.43%。但该激发剂对于制品的软化系数却几乎没有提升,掺量为1.00%试样的软化系数与未激发的空白试样P1相等,可以认为其对于镁质胶凝材料没有激发作用。磷酸和磷酸二氢钠对软化系数都有明显提升,通过二者的激发,在高掺量(1.00%)时,试样都获得了1.00以上的抗压软化系数。而磷酸二氢钠作为激发剂的表现略微优于磷酸,在掺量为0.25%、0.50%、1.00%时,掺磷酸二氢钠的抗压软化系数较掺磷酸的分别高0.02、0.04、0.05。随着激发剂用量的提高,激发剂的作用区别也逐渐明显。在磷酸二氢钠掺量为1.00%时,制品的软化系数较空白试样P1提升了约33%,体现出激发剂的诱导作用。
2.3 水下成型试验
采用表6中抗压软化系数最高的配比配制料浆(即基础配比+30%硅灰+1%磷酸二氢钠),参考DL/T 5117—2000进行水下成型试验,水下和空气中成型试块的强度如表7所示。
由表7可见,直接在水中浇筑并养护的试件,硬化7 d的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4.3、25.8 MPa,硬化28 d的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3.3、26.0 MPa。表明镁质胶凝材料在通过此改性方法后,可实现在水下的成型,且具有一定的强度,且在水养过程中抗压强度有少量增长。在空气中浇筑并养护的试件,随着硬化时间的延长,抗压强度持续增长,7 d抗压强度可达到1 d抗压强度的2.5倍;但试件的抗折强度变化幅度较小。
表8为在空气中浇筑并养护1 d、3 d和7 d的试块分别放入水中再养护至不同龄期的强度和强度比(指水中养护后强度与泡水之前强度的比值)。
图8表明,空气中成型并养护1 d、3 d和7 d的试件再水养后其抗压强度基本相同;与其它2组相比,空气中养护1 d的试件抗压强度略低,但相差不大。在空
气中浇筑并养护1 d的试件后放入水中,在水中养护7 d或14 d,抗压强度增幅超过100%;在空气中养护3 d后再放入水中,强度也无明显降低,比较稳定;在空气中养护7 d后放入水中,抗压强度比之前略有降低。
上述试验表明,在改性后镁质胶凝材料中的确出现了水硬性的成分,可以脱离空气进行硬化。此改性方案的一个问题在于硅灰的价格过高,目前市场上硅灰价格约为1500~2000元/t左右,远高于轻烧氧化镁的价格,大量使用时缺乏经济性,不方便推广应用。因此,拟采用以粉煤灰为主,辅以少量的硅灰取代的思路进行试验,来达到类似的效果,方便推广。
采用表6中抗压软化系数最高的配比(即基础配比+30%硅灰+1%磷酸二氢钠),将其中30%硅灰替换为25%粉煤灰+ 5%硅灰,研究水下成型强度发展和长时间浸泡于水中的强度稳定性,结果见表9、表10。
由表9可见,直接在水中浇筑的并养护的试件,硬化7 d的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3.7、23.6 MPa,硬化28 d的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3.8、24.2 MPa,硬化90 d的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3.5、23.9 MPa。该配比水下成型抗压强度略低于E6组(基础配比+30%硅灰+1%磷酸二氢钠),但降低幅度不大,且抗折强度更为稳定。
由表10可见,将采用25%粉煤灰+5%硅灰+1%磷酸二氢钠改性后的镁质胶凝材料在空气中养护1 d或2 d后再放入水中,浸水7 d、28 d和90 d的抗压强度均无明显降低,对于在空气中养护1 d的试块,即使在水中浸泡90 d,其抗压强度比仍然大于1.4,显示出很好的水中硬化并保持强度的能力。对于在空气中养护2
d的试块,其在水中浸泡7 d、28 d和90 d的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0,对比同龄期在空气中养护的试块强度,在水中养护7 d的试块与空气中基本相当,而在水中养护90 d的试块强度也至少有空气中养护的80%。这说明改性后的镁质胶凝材料在水中可以获得稳定的强度。
镁质胶凝材料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气硬性胶凝材料,采用本文所述的改性方法,可使其在水中发展强度。活性SiO2在水化环境下能与MgO形成抗水性较强的复盐,增强了晶体间的穿插力和粘附力,过程类似水泥水化的反应。激发剂的存在主要起到活化MgO与MgCl2和H2O反应的最初生成物的作用,阻止其生成稳定相从而失去反应活性,增加其与活性SiO2的反应程度。本文所提供的改性方案能稳定实现镁质胶凝材料在水中的硬化,使制品的软化系数大幅提高,同时又保证了长时间泡水的强度稳定性。
(1)镁质胶凝材料在掺加20%~30%的粉煤灰或硅灰,并以1%的磷酸作为激发剂诱导时,会显著改善其耐水性。在采用30%的硅灰时,提高最大。
(2)磷酸和磷酸二氢钠对于硅镁胶凝材料的耐水性提升都比较明显,其中磷酸二氢钠略好于磷酸。浸水7 d条件下的抗压软化系数可达1.09。
(3)通过合适的配比,首次实现了镁质胶凝材料在水中的成型及硬化过程,改性之后的镁质胶凝材料可以在水中稳定地保持其强度,为菱镁制品开拓出新的应用领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关文献】
[1]Sorel a new magnesium cement[J]..,1867,65:102-104.
[2]王英姿,邱振新,王翔.浅谈氯氧镁水泥制品的性能及发展状况[J].山东建材,2000(4):38-40.
[3]袁润章.胶凝材料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57-71.
[4]Liu Z,Wang S,Huang J,Wei Z,et 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prepared with caustic magnesite
and dolomite[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5,85:247-255.
[5]文静,余红发,吴成友,等.氯氧镁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因素及水化动力学[J].硅酸盐学报,2013,41(5):588-596.
[6]Tan Y,Liu Y,Grover of phosphoric acid on the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as a biomaterial[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14,56:69-74.
[7]Xu K,Xi J,Guo Y,et s of a new modifier on the waterresistance of magnesite
cement tiles[J].Solid State Sciences,2012,14:10-14.
[8]王自福,崔洪涛,陈天剑,等.改性剂在菱镁胶凝材料中的作用及机理[J].新型建筑材料,2011(6):18-20.
[9]刘涛,郑亚林,杜沛,等.耐水高强硫氧镁质胶凝材料的研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3):214-217.
[10]王海平,肖学英,王继东,等.外加剂对硫氧镁水泥的改性作用[J].盐湖研究,2013,21(1):44-49.
[11]吴成友,余红发,文静,等.改性硫氧镁水泥物相组成及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3(5):68-72.
[12]Urwongse L,Sorrell C system MgO-MgCl2-H2O at 23℃[J]..,1980,63(9-10):501-504.
[13]迟云超,于桂云,康湛莹.氯氧镁水泥耐水性能的研究[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4,18(4):98-100.
[14]WB/T 1019—2002,菱镁制品用轻烧氧化镁[S].
[15]WB/T 1018—2002,菱镁制品用工业氯化镁[S].
[16]张兴福.几种因素对菱镁水泥性能的影响[J].山东建材,1997(1):1-5.
[17]曹永敏,张兴福,崔洪涛,等.大掺量粉煤灰和秸秆粉镁质复合墙板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1):28-31.

- 学习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 家庭教育讲座主持词合集7篇
- 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0篇
- 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6篇)
- 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 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V1
- 幼儿园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方案
- 刘朝莹博士主讲《家庭教育促进法》讲座观后感
- 2020年第1期健康教育讲座
- 举办疟疾及预防接种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的通知 (3)
- 2023年大学讲座策划书范文6篇_1
- 2023年理财讲座活动方案
- 努力办好“百家讲坛” 精心打造展示舞台
- 大学生就业创业讲座策划书(海经院)
- 海报写作的基本要求含义和作用
- 【2018-2019】作家怎样进校园讲座-范文模板 (5页)
- 心理健康讲座策划方案
- 2023年考研经验交流会策划书汇编13篇
- 大学听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 大学生讲座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