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反思

时间: 2023-06-03 admin 讲座
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反思
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学习心得
有一种环境叫“我看不懂”,有一种环境叫“我够不着”,这是《孩子眼前一面墙》书中的一句话。回头看看我们幼儿园的环境,真的存在这种问题,虽然近几年在《指南》的指引下,我们幼儿园的环创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和《指南》所倡导的“幼儿发展本位”的教育理念仍有很大的差距,今天听了王海英老师《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的讲座,对我有很大启发,我们也会朝着“儿童发展本位”的方向努力。
教师本位的主题墙。以教师的教学逻辑去创设的,以主题墙《纽扣》为例,主题逻辑是前期经验调查——纽扣组成部分——纽扣分类——纽扣用途——纽扣创意——纽扣作品展,能清楚地看到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用自己的教学逻辑把儿童的作品串起来。
本案例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儿童的问题是起点,作品展览是结束;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感受性到探索性、到体验性、到创造性);3.调查开始—分类—使用—创意;4.从认知到行动、探索,到创造表现;5.儿童的认知心理节奏;6.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作品丰富。
需要改进的地方:纯粹的教学逻辑;完全的知识体系;板块设计中的切割意识;选择性作品呈现——儿童权利意识淡薄;儿童参与度低——不够信任儿童。
主题墙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3米以上;固定一面墙;展示性强;缺少儿童感;缺少线索感;缺少过程感;缺少整体感。拼凑凌乱,没有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中,儿童感太弱了。
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要坚持的原则: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记录儿童发展的历程,是为了支持儿童去看得见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好的去支持儿童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