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目标
小班娃娃家目标
-
2023年2月10日发(作者:门牌样式图片)区角游戏娃娃家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游戏区域教案】
活动名称:图书区《常规培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
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
自己喜
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
页一页
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
行适当
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美工区《学习涂色》
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
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自制衣服,钮扣,1~4的数字卡片。
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
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
一一对应。
3、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
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
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
重点难点: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
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
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反思:
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
娃家》(一)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
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
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鼓励幼
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整理材料。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篇二:娃娃家区域活动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游戏区域教案
活动名称:图书区《常规培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
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
自己喜
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
页一页
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
行适当
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美工区《学习涂色》
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
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
一一对应。
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
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
重点难点: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
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
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反思:
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
娃家》(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
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
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鼓励幼
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整理材料。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篇二: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小巧手》
教师:才巍巍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5,能进行点数。
2、爱护图书,不撕扯毁坏,能安静看书。
3、喜欢与同伴交流,能一起合作游戏。
4、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能按图形进行粘贴花朵和叶子。
能较好使用胶水。
5、游戏结束能将玩具材料收放整齐。
活动准备:
语言区:图书、字卡。
美工区:画好的花朵图形、各种颜色的花瓣和叶子。
科学区:带数字的手、海绵纸制作的戒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大家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的手会做些什么?幼儿说一
说。现在让我们用灵巧的手开始好玩的游戏吧。
二、认识各区1、玩玩乐:大家一起看,在娃娃家中,老师为大家
准备了很多好玩的餐具和厨具,有小锅小勺,杯子水壶,大家商量
好自己当什么,可以当爸爸妈妈,可以当爷爷奶奶,还可以当小娃
娃。注意,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哦。
2、读读乐:现在我们来到了读读乐,这里有很多图书和字卡,老师
听说小朋友可爱看书了,咱们轻轻翻,慢慢看,安静地,不打扰别
人好吗?
3、套套乐:这里来了好多的手宝宝,看看手指上都有什么?有有数
字宝宝,你认识这些数字吗?能给她戴上戒指吗4、贴贴乐:花园里
的花开得真鲜艳,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做一做好吗?
三、幼儿取卡进区活动,教师提要求:小朋友们看见这么多好玩的,
已经跃跃欲试想玩了,让我们赶快取卡进区吧。注意,不要喊,不
要挤。要互相谦让。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五、讲评,展示作品
六、活动结束,整理材料。
篇三:小班-娃娃家(1—4课时)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游戏主题由来】
刚入园时,很多幼儿就对娃娃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游戏区中,
经常会看到幼儿一边抱娃娃一边说:“天黑了,娃娃快快睡觉。”有
的游戏喜欢玩炒菜煮饭的游戏,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开
展“娃娃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环节中了解各个家庭主要成员及其
主要职责,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体验以及感兴趣的生活环节入手,促
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初步感受爸爸妈妈做家务的辛苦,懂得
爱爸爸妈妈。
【游戏总目标】
1.愿意参加角色游戏,模仿家庭生活进行游戏,对游戏有初步的兴
趣。
2.对家庭中的主要角色产生扮演的兴趣,初步明确自己在游戏中所
扮演的角色,了解简单
的角色职责。
3.角色间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和互动。
4.在游戏中体会父母照顾宝宝及做家务的辛苦,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5.能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
6.能初步懂得爱护玩具,整理玩具要轻拿轻放。
【游戏目标】
1﹒学习抱娃娃、喂娃娃吃饭。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配角色,初步明确自己的角色。
3﹒初步会收拾娃娃家的餐具。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请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收集以往爸爸妈妈喂宝宝以及哄宝宝的照
片,让爸爸妈妈告诉幼儿以前是怎样喂宝宝吃饭和哄宝宝睡觉的。
2﹒教师结合照片和幼儿谈谈幼儿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喂他们吃饭
的,又是怎样哄他们睡觉的,帮助幼儿回忆以往的经验,引导其迁
移经验,顺利开展游戏。
3﹒在角色区提供娃娃、小床、碗、勺子、食物、等玩具,让幼儿玩
娃娃家的游戏。物质准备:娃娃、碗、勺子、用木珠做成的食物若
干。
环境创设:创设“爸爸妈妈和我”的壁画,张贴有关爸爸妈妈喂宝宝
吃饭和哄宝宝睡觉的照片。通过桌椅的摆放,将游戏场地简单地分
割成若干个家。
【游戏过程】:
一、教师出示娃娃并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玩“娃娃家”游戏的兴趣。
1﹒师幼互动为娃娃取名字,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师:你们瞧这是谁啊?我们来给娃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2﹒以“谁来照顾娃娃”的问题,引导幼儿玩“娃娃家”主题游戏。
二、教师结合照片,与幼儿一起回忆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情景,并
邀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喂宝宝和抱宝宝的动作。
1.谈话回忆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情景。
师:你们看照片上的爸爸妈妈都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抱宝宝的?
喂宝宝时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宝宝饭滴在身上,要怎么
做?
师小结:抱宝宝时,宝宝的头应靠在爸爸(或妈妈)的手臂上。爸
爸(或妈妈)一只手拖着娃娃的头,另一只手拖着娃娃的臀部。饭
很烫时用嘴巴轻轻吹一吹,一口一口的喂给宝宝吃,宝宝饭滴在身
上,要用餐巾轻轻擦下嘴巴。
2﹒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表演。
师:谁愿意上来当爸爸(或者妈妈),来表演喂宝宝吃饭和抱宝宝?
三、教师介绍环境,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两个两个结合成家庭,分
配角色,并知道自己的角色。
四、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观察指导游戏的
开展。
1﹒观察指导幼儿使用娃娃家的道具和抱、喂娃娃的动作。
2﹒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通过提建议帮助幼儿学习交流与沟通。
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提醒、帮助幼儿按照物品的名称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师: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你们抱宝宝了吗?你是怎样抱的?小朋
友觉得他这样抱宝宝舒服吗?还可以怎么抱?你们是怎样喂宝宝吃饭
东西的?下次游戏,你们还会怎样照顾宝宝?第二次游戏
【上次游戏回顾】
幼儿有前期的亲子活动、谈话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初步经验,虽然是
第一次玩“娃娃家”游戏,但是还是完成了游戏任务。游戏中幼儿特
别兴奋,但没有乱跑,都呆在家里喂宝宝吃
饭、哄宝宝睡觉。有的幼儿一边唱着摇篮曲一边哄宝宝睡觉;有的
幼儿一手抱着娃娃,一手拿着勺子喂宝宝,喂之前还轻轻地吹一吹。
游戏结束时,幼儿都能将玩具材料放到规定的篮子中。游戏中,有
些幼儿不会抱宝宝,把宝宝倒着抱,还有的随便把娃娃放在桌子上。
游戏的情节比较单一。个别家庭游戏持续的时间较短,玩了一会儿
就把东西都收起来,说:“老师我们玩完了。”【游戏目标】
1.在观察图片和回忆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厨房用品,尝试玩煮
饭的游戏。
2.初步学习与合作伙伴轮换活动内容进行游戏。
3.初步学习看标记收拾游戏材料。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请爸爸妈妈收集在家煮饭烧菜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爸
爸妈妈是怎么样煮饭的。
2.谈话活动:请幼儿根据照片说说:煮饭需要哪些工具?爸爸妈妈
在家都是怎么煮饭给小朋友吃的?他们给小朋友都煮了哪些好吃的
东西?
3.在语言区提供爸爸妈妈煮饭的照片,请幼儿看着照片描述给别人
听。在角色区增加灶台、锅、铲子等玩具让幼儿玩”娃娃家”游戏。
物质准备:增加锅、铲子、游戏道具的盒子(外有材料标志)若干。
坏境创设:
1.增加灶台、桌子,扩大娃娃家的坏境。
2.继续丰富“爸爸妈妈和我”的壁画,张贴爸爸妈妈煮饭的照片。
【游戏过程】
一、教师通过展示游戏材料和照片、回忆上次游戏的问题,引发幼
儿对游戏的兴趣。
1.教师出示煮饭用具、照片和材料盒,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1)教师出示锅和铲子,激发幼儿开展煮饭游戏的兴趣。
教师:上次游戏,小朋友说想玩煮饭的游戏,今天老师带来了锅和
铲子,小朋友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
(2)介绍娃娃家的坏境,请个别幼儿根据照片来模仿爸爸妈妈煮饭
的情景。
教师:今天,我们的娃娃家里有了厨房,锅和铲子要放在什么地方?
照片上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煮饭的?谁愿意来学一学?
(3)展示材料盒,提醒幼儿看标记收拾游戏材料。
教师:这些材料盒上都画了材料的标记,告诉小朋友盒子里要装哪
些材料,游戏结束的时候请小朋友按照标记整理材料,看谁收拾得
又整齐又快速。
2.帮助幼儿回忆上次游戏出现的出现的问题,提醒幼儿注意改进。
教师:今天我要看看爸爸妈妈会不会抱宝宝,会不会轮流抱宝宝、
喂宝宝,把宝宝照顾得很好。
二、请幼儿按照意愿两个两个合成家庭,教师观察分组情况并进行
协调。
三、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幼儿游戏并进行观察指
导。
1﹒观察幼儿使用锅和铲子煮饭的过程,引导幼儿使用锅铲煮饭时不
把食物铲到地上。2﹒观察幼儿抱娃娃的姿势和轮流玩的情况。
3﹒提醒幼儿使用玩材料后要及时的整理。
四、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教师:小朋友收拾玩具时一定要看玩具盒上的标记,按照标记收拾
好今天的玩具。2﹒交流游戏情况。
【篇三:角色游戏:娃娃家(一)】
活动名称:娃娃家(一)(角色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抱娃娃,喂娃娃吃饭。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配角色初步明确自己的角色。
3、初步会收拾娃娃家的餐具。
活动准备:
布置“娃娃家”环境,娃娃一个,“娃娃家”中的玩具八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娃娃并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玩“娃娃家”游戏的兴趣。
二、“以谁来照顾娃娃”的问题引导幼儿玩“娃娃家”主题游戏。
“宝宝还小需要大人照顾,那么谁来照顾宝宝?谁来当把爸爸妈妈呢?
我们今天来玩“娃娃家”的游戏吧。女朋友当妈妈,男朋友当爸
爸。。。
三、教师谈话回忆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情景。
“你们看照片上的爸爸妈妈都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喂宝宝,哄宝宝
睡觉的?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四、教师介绍场地材料,幼儿在教师帮助下组合,分配角色,并知
道自己的角色。
五、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观察指导游戏的
开展。
1、观察指导幼儿使用娃娃家材料和抱娃娃的动作。
2、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通过提建议帮助幼儿学习交流与沟通。
六、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提醒帮助幼儿按照物体的名称整理游戏材料。
交流游戏情况: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你们抱宝宝了吗?你是怎样
抱的?小朋友觉得他这样宝宝舒服吗?还可以怎么抱/你们是怎样喂
宝宝吃东西的?下次游戏你们还会怎样照顾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