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一览表

时间: 2023-06-03 admin 文学

危险源辨识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一览表

-

2023年2月10日发(作者:文言现象)

表3—1土石方工程危险源辨识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机械伤害人员和机械之间未有一定的距离

机械操作过程中动作过大

机械作业小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

清底人员在机械回转半径内作业

装载机周围有人填土作业

打夯机传动部分无防护

行驶中人员上下机械或传递物品

停车时未将铲斗落地

卸土未待车停稳

铲斗回转半径内有推土机作业

推土机用钢丝绳拖重物时附近有人员作业

推土时刀片超出边坡

坍塌

超挖、掏挖

机械碰撞损坏支护结构

机械停留在不坚实的基础上

挖机重车在挖空的基础2米内停、走

其它临边和防护不符合要求

支护设计和方案未经上级审批

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

支护的做法不合设计的方案

表3—1(续)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坍塌基础施工未有效排水措施

深基坑施工未有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措施

机器设备在坑边小于安全距离

未按规定进行支护变形检测

高处坠落

开挖深度超过2m的沟槽未按标准设置围栏防护和

密目安全网封挡不严

超过2m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置

警示标志和夜间警示灯

邻边防护设施如栏杆等缺失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

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

人员上下无专用或通道不合要求的

未搭设合乎要求的登高设施

车辆伤害

无人指挥车辆;违章驾驶车辆

车辆带病运转,操控失效

卸土未待车停稳

在陡坡上转弯、倒车和停车

场内道路损坏未整修

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过

触电挖土时发现未明管线未加处理

进出口的地下管线未加固保护

打夯机未用漏电保护和接地接零

夯实作业人员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电缆线在打夯机前经过

带电进行故障修理

未按规定对毗邻管线道路进行沉降检测

物体打击工具等坠落伤人

3。1.2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在整体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制作、支设、使用及拆除过程中存在

众多的危险因素,而且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后果就比较严重,故对模板工程进行危

险因素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3—2模板工程危险源辨识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模板工程坍塌支撑架架底部无垫板或用砖垫

模板上施工载荷超过设计规定

模板物料集中超载堆放

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

模板支撑固定在非承重架上

砼强度未到规定就提前拆模

拆钢底模时一次性把顶撑全部拆除

支模间歇未将模板做临时固定

模板直接支撑在脚手架上

单向水平杆

立杆间距过大

无扫地杆

立杆采用搭接

机械伤害平刨时手在料后推送

不断电或摘掉皮带就换刀片

刀片有损坏

在刨口上方回料

锯超过锯片半径的木料

锯片无防护罩

操作时站在与锯片同一直线上

在机器运转时清理杂物

物体打击拆除模板时未设置警戒线和无监护人看护

拆除底模时下方有人员施工

拆模留下无撑悬空模板

表3—2(续)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模板工程高处坠落支拆模板在2米以上无可靠立足点

作业面空洞和临边防护不严

交叉作业上下无隔离措施的

在六级大风以上天气高空作业

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在未固定的梁底模上行走

安装无临边防护的外墙门窗不带安全带

触电各种机械的接地接零不符合要求

各种机械未使用专用的开关箱

3.1。3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施工过程中施工时间较长的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在基坑工程和主体结

构工程的施工中都贯穿着钢筋的制作、焊接、绑扎等工艺过程。钢筋在运输、堆

放、加工以埋设中极易产生危害人员健康的因素,故对钢筋工程进行危险因素分

析,如下表:

表3—3钢筋工程危险源辨识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钢筋工程火灾切割机无火星挡板

切割机附近堆放易燃物品

物体打击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钢筋集中堆放在脚手板和模板上

起吊钢筋是下方站人

钢筋成品堆放过高

模板上堆料处靠近临边洞口

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

机械伤害工作台和弯曲台不在一个平面上

对超过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加工

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站人

开机前未检查轴、防护等

运转中用手清除切刀附近的杂物

表3—3(续)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切断机开机前未检查刀具状况和紧固状况

剪切超过铭牌规定直径的料

人员两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伏身送料

触电钢筋机械无人操作不切断电源

钢筋工作棚内照明灯无防护

起重伤害汽车吊站位不当

司机操作不当

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范围内

3。1.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也是一项存在危险源较多的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技

术要求较高,施工作业量较大,且通常与模板工程密切联系,在作业过程中存在

较大的危险性,也是一项易发生工程事故的工程。危险因素分析如下表:

表3—4混凝土工程危险源辨识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混凝土工程车辆伤害司机酒后或疲劳驾驶;

超速;

超载;

违反交通规则;

高处坠落2米以上的高空悬挑未设置防护栏杆

车道板宽度过小(单向小于1.4米双向小于2.8米)

高处少量砼施工无防护安全带

板、墙、独立梁柱砼施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

浇筑2m以上高度框架、过梁、雨棚和小平台时未

搭设操作平台,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

高处作业防护缺陷

触电插入式震动器无漏电保护

插入式震动器电缆线被挤压

插入式震动器在检修作业未切断电源

表3—4(续)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混凝土工程触电将磨损的管道用在高压区

物体打击清理地面时向下乱抛杂物

使用磨石子机没有防护设施

泵机管道破损、管道接口处橡皮胶塞老化、破损

坍塌垂直泵送管道直接接在泵的输出口上

泵送管道和支架之间未用缓冲物

泵送管道与钢筋和模板直接连接

泵送管道和脚手架相连

将磨损的管道用在高压区

3。1。5装饰工程

在主体工程完工后要进行装饰工程的施工,特别是在外部幕墙的施工中存在较多

危险因素,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现对其进行危险因素辨识,如下

表:

表3—5装饰工程危险源辨识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装饰工程触电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违章用电

违章操作机具

私自接驳电源

火灾作业区有易燃物;

无灭火器和接火布

与明火交叉作业

物体打击违章使用吊篮

抛掷物件;

交叉作业

未建立作业区并封闭作业

中毒与窒息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房间内作业无通风措施

有有毒物质

3。1.6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从工程开工到工程竣工一直存在,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违章用电或

违章操作带电机具,极易产生触电事故,故对此进行以下危险因素分析,见下表:

表3—6临时用电危险源辨识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临时用电触电配电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要求

开关箱无漏电保护器或失灵的

漏电保护装置参数不匹配的

电箱无隔离开关

湿作业漏电保护器参数过大或不灵敏

闸刀损坏或闸具不符合要求

电箱内多路配电无标记

电箱下引出线混乱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

照明用回路无漏电保护

灯具金属外壳未做保护接零

高度小于2。4米的室内未用安全电压

照明线路混乱接头未绝缘

手持式灯具未用36V安全电压

电线老化破皮未包

施工用电设备和设施线路裸露

电缆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

闸具熔断器与设备容量不合

非电工私拉乱接电线

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电工作业未穿绝缘鞋

电工作业工具绝缘破坏

带电作业现场无监护人

各种机械未做保护接零或无漏电保护器

电焊机开关不用自动开关

电焊机摇手柄未绝缘

电焊机焊把线接头超过3处或绝缘老化

表3-6(续)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电焊机进出线不用线鼻

电焊机进出线无防护

电焊机无防雨措施

电器设备未架空浸在水中

用电设备无避雷措施

3.1。7起重吊装

现场起重吊装作业与其他施工作业间也存在交叉作业现象,故起重吊装工程中易

出现多类别的危险源,需进行危险源的辨识,现辨识如下表。

表3-7起重吊装工程危险源辨识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起重吊装起重伤害起重钢丝绳磨损断丝超标

滑轮不符合要求

起吊点不符合设计规定位置

索具使用不合理

高处作业无信号转递

超载起吊

作业前未经试吊检验

结构吊装作业未设置防坠措施

大型物件堆放无稳定措施

起重吊装作业无警戒标志

未设专人监护

操作工人有无证上岗

恶劣气候下进行起重吊装

人员在起重臂或重物下停留

表3-7(续)

施工活动事故类别危险源/危险因素

插销卡无防滑脱措施

起重作业时作业区内有人员作业

起重机载运人员

动臂式起重机变幅时同时进行起重或回转作业

吊运达到额定起重量90%以上的物体未确保吊物的稳

定性作业的

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结构、规格、强度未符合使用要求

钢丝绳与卷筒连接不牢固后或不符合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