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详解之:脾胃(上篇)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
中医养生详解之:脾胃(上篇)
今天本小主想和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脾胃的文章,现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饮食越来越多样化,吃的越来越精细,健康问题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就来详解说一说关于“脾胃”这点事儿。
中医讲的“脾”和西医解刨学所讲的“脾脏”实则是两回事,并非是一个概念;
西医“脾脏”—— 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位于左上腹部,胃的后方,正常成人脾脏大约为紧握拳头大小,质地较脆且血运丰富,因此一旦受到强烈的打击,很容易破裂,则会导致大出血。
中医“脾”——是广义的,概括了脾脏、胃、小肠、大肠、胰腺等器官的综合消化系统,是一个整体;就好像我们常说的脾胃不和或者脾虚,并非是脾脏本身的改变,而是一种消化功能不好的体现。
所以说,中医所讲的脏腑,并不是西医解刨学所讲的具体器官,中医就是一个概念,一种功能的表现,因为在中医所阐述的观点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比较抽象的。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是人体的气血生产工厂,我们都知道维持人体生命特征最重要的就是气和血,二者缺一不可;说到脾,就必然会想到胃,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故脾胃相表里,我们依次来详解~
一、胃的功能
胃位于横膈之下,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像一个有弹性的口袋,充满时胀大,空虚时缩成管状。
主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物从口而入,经过食管,进入胃中,由胃受纳,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将接收的食物进行初步的处理,把食物进行分解变成食糜,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消化中“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而已,并下移小肠,为下一步的消化打下基础。
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以通为顺,若胃不和降,饮食物滞留于胃中,可出现胃脘胀痛,
饮食不振等;若胃气上逆,则会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二、脾的功能
脾统血、主运化、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1. 脾统血:
统:统摄、控制的之意;意思是说脾具有统摄 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在脉内循行而不溢出脉外的作用,实则脾统血是机体自身生理功能的体现。
脾主中焦,温五脏,化生营气,营气行于脉中,血由气摄,脾虚则营养化生不足,影响统摄血液的功能,容易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营气注解:指饮食水谷化生的精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脉运行于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营养全身)
脾虚:则表现为气血亏虚,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面色萎黄、脉搏微弱等。
当脾虚严重,便会出现脾不统血的现象,则便血、尿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衄血等。
总之,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健,人体就不容易受邪,所以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
2. 脾主运化
运:运输,布散之意;化:变化,消化,化生之意;
意思是说:将水谷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运化水谷
食物本身并不是身体能够直接吸收的物质,比如白菜,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吸收其营养物质,必须要通过脾的运化(这就是消化中的“化”之意)成为精微物质,再由小肠清浊分离,依赖脾的运输功能,将精微物质输送全身,供应各个脏腑器官的营养,将浊者输送至大肠,进行代谢排出。
二是运化水湿
意思是说对于水液的吸收,传输,散布,排泄的作用,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
摄入体内的水液,要经过脾的运化成为津液,才能对人体起到濡养、滋润的作用,同时还要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的输送到相对应的器官(肾,膀胱,皮毛)变成汗液、尿液排出体外。
总之,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材料,才能使脏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足的营养,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不然则会出现水湿滞留的现象,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湿气太重”的说法。
3. 脾主四肢肌肉
肌肉的营养来自于脾运化所得的水谷精微,四肢乃是人体的末端,又称“四末”,四肢能够活动自如是依赖于脾的水谷精微,若脾气强健,则四肢肌肉结实,活动起来也轻劲有力,反之,则会四肢乏力,肌肉瘦削,肌肉松软等。
故有:脾病而四肢不用之说。
4.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口:就是口腔,为消化道的最上端,人的饮食以及口味都是和脾的运化功能有关,脾健,饮食口味均正常,脾虚会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味重等症状。
口唇的色泽,与全身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脾胃乃是气血化生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是反映全身气血状况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体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状态的反映。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要意识到一点,脾胃就是人体的中心,在机体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胃健康,才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需求,那么这些营养物质从何而来,归根究底就是和饮食有关,吃的是否健康,喝的是否健康,这些东西一旦进入到我们身体之后,都会直接影响着脾胃的工作状况,如果经常吃油炸、膨化、煎烤类等垃圾食品,就是在无形中给脾胃增加负担,最后对人体也是有害无益。
希望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后能够对自己的脾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实有很多字眼都是非常专业的,本小主尽量将其转化成大白话,能够让读者尽量的去明白理解,感谢阅读!

- 讲座心得体会
- 关于讲座心得体会(5篇)范文精选
- 关于专家讲座主持词
-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15篇
- 讲座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
- 结核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页
- 最新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3篇(精选)
-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500字
- 初中家长会家庭教育主题讲座 五篇
-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主持词
- 骨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方案范文(通用14篇)
- 大学生活规划讲座活动策划书
- 就业讲座心得体会范文10篇
- 听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心得体会(精选11篇)
- 毕业生就业经验分享会策划书
- 美术讲座方案
- 消防安全讲座活动方案(共6篇)
- 退伍兵讲座策划docx
- 信息科技发展前沿讲座》心得体会(5篇范例)
- 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