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学习中常见问题的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 2024-04-02 admin 讲座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学习中常见问题的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学习中常见问题的调查研究》

结题报告

铜山区房村镇郭集小学 张虎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背景

在教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单元时,学生刚开始很难一下子做对,

尤其受到以前整除的影响,学生很难理解。这一•块i直是小学数学教学屮的一个

易错点,不少学生不愿意深入理解,更不能灵活应用來解题,再加上大多数老师

在这一教学过程屮不重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注重学生应用知识的培养,轻描

淡写的口述完木课就以为结束了教学任务,这种危害是很大的、长远的!因为学

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数学课堂教学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严重脱

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屮

去,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还可以,而当面临一•个新问题

时,却办法不多,无从下手。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迫学生用他认为好的方

法;学生就按照教帅的思路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些现象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分数

己经成为教师衡量学生的标尺,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地差异,结果出现了 “一

言堂”的现象,有的学生不会,有的附和,课堂气氛沉闷。特别是在计算教学屮,

教师只为了让学生能计算出正确的答案,简单地重复练习没有意义的题H,学生 不仅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了解为什么要计算,为什么一定要用固定的方法计算, 从而也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因此,我提出了 “有余数的除法学习屮常见问题的调查研究”这一课题。

(二)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余数的除法:在除法计算屮,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得到整

数的商以后还有剩余的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常见问题:在学生学习与计算过程屮,班内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某一•环节出现

错误的一类共性,它区别于个别现象。

课题的研究范围:以我校二年级学牛作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研究的目标

1. 了解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屮常见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2. 探讨小学生有余数的除法解题计算步骤和要求。

3. 探讨指导学生有余数除法的口算技巧。

4. 探索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改进的措施。

(二) 研究内容

1. 小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单兀教学常见问题的调查研究。

2. 有余数的除法解题步骤方法的研究。

3. 小学生有余数除法的口算指导的研究。

4.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改进的研究。

三、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 研究的方法

1. 教育调查法:通过试卷作业分析、课堂反馈,了解、分析影响小学生在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知识做错题的因素,做好相关记录,以备后用。通过 谈话,了解小学生普遍做错的原因,以及需要给予的帮助。

2. 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借 鉴同行其他教师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阅读学习先进的 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口己的课题研究,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3. 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探讨小学生有余数 的除法解题计算步骤和要求、探讨指导学生有余数除法的口算技巧、探索二年级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改进的措施,进行教学实践,力求以科学的论证,使教师

教的轻松,学生学的高效。

4.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屮,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实践屮 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撰写案例和 论文,整理资料,综合信息,形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

(二)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试题、学生的作业所反馈的状况,采

取召开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全面地调查和了解影响小学生做

错有余数除法试题的因索,进行整理分析,确立此研究课题,并建立课题博客。

根据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满是希望乂很激动。如调查

问卷2.每天喜欢丄数学课吗?( )A•喜欢B. —•般C.不喜欢,全班44人,

有1人选择C选项,占比2. 2%,而选择A选项很喜欢的同学有34人,高达77. 3%,

有9人选择B选项占比20. 5%,这说明班里的孩子基木上是喜欢数学这门学科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为下面的课题的开展研究萸定基础;问卷调查第14题:

在数学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屮你感到困难的是( )A.余数的大小很难

确定B.余数的单位弄不清C.以上都有。调查发现:有89%的学生最终选择C选 项,4%的同学选择A选项,7%的同学选择B选项,由此可见,在有余数的除法单 元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计算和余数单位的确定,这更加使我下定了决心,从新设计 备课,改变原来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结合前期座谈记录、问卷调查和作业案例分析所呈现出来的影响小学生做错

试题的因素,寻找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高效做题的方法措施,借鉴同行的经验、开

研讨课,改进教学方式,梳理出探索提高小学牛做题的正确率的教育对策,让小

学生轻松常握。

这一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1、 调查分析班级学生有余数除法单元实际掌握情况并分析原因。

(1) 以我校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口算竞赛的形式调查学生口算的速

度、正确率。

(2) 测试学生的实际做有余数除法试题的口算能力,同吋通过谈话了解学

生做口算题的方法。

(3)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具体分析学生口算中差异的原因。

2、 学习课题理论,积极完善课题成果,做好资料的上传。

(1)这一段重点阅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了解在学生情感态度方面

对教师、学生提出的要求,把握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理念、教学戸标,指导自己的

研究,完成读书心得1篇。阅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明确了在有余数除法单

元教学屮,计算方法不是强施加给学生,让学生强行记忆,而是引导和鼓励学生

用自己的方法去探讨和解决问题。最好通过比较,寻找出最简使的计算方法。这

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完成了读

书心得1篇。阅读《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一书并完成读书心得1篇,以及

阅读《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等书籍。

(2)

经过课题前期的教学措施的改进和当堂测验对比的显著成绩,并与教 学同仁广泛的交流和锤炼,我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吋总结课题研 究经验与教训。撰写了教学案例《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随笔《鼓励的效

应》,《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读后

感和小论文《让数学课充满活力》等上传资料。

(3)

通过阅读书籍,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有效地指导了自己的课题研究。

3、通过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我慢慢梳理出在课堂迸•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一些方法和策略,并及吋上传博客。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归纳整理研究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汇总、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把成

功的经验向全校推广,在实践的基础上,边研究边总结,最后形成课题报告,期

待研究成果能发挥具体的作用。

四、研究成果

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我认为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本人的教科研工作热情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确实感受到课题对于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通过课题研

究,促使H己去发现教育的现彖,研究教育规律,通过不断的思考,发现问题后,

要去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给自己不断充电的过程屮,个人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

高。尤其本人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还担负着对老帅的业务、科研进行指导的责

任,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了科研的热情,使自己的专业也得到了成长。

2. 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自己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既是对课题研

究的延续,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H己边研究边教学,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

结,感觉自己在数学教学上进步很快。通过口算试卷的测验,所带二年级的两个

平行班差异明显,而且通过公开课的推广,我校数学组老师都愿意尝试,让学生

参与到课堂屮来,相信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会更丄一个台阶!所以,课题的开展,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对于数学学科的教学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互动屮,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以及教学过程不断交汇碰撞,

创造火花;新的信息、新的学习需要不断涌动产生,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辩论、

争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知识得到总结,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这

样的课堂,教师给予了学生创造的机会,学生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

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这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

是老师们所追求的教育的“乌托邦”。

4.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本人的教科研能力,促进了自己专业化发展。

通过课题的研究,不仅增强了组内同事间的凝聚力,合作意识也增强了,而

且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在经历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屮,我经常向数学组老师

及本校研究小课题的老师请教、交流,不断刻苦钻研教材,经常利用业余吋间阅

读与课题有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参加每次市区小课题专题培训讲座,

虚心听取培训专家的指导。在年级组及学校内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切实转

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自身的教研能力与业务索质。

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屮,我按吋上传了课题资料,为以后论文写作积 累了材料。主要有:

①上传了 1篇课题研究方案②上传了 1篇调查报告③上传了4篇读书心得

④上传了 1篇教学案例

⑦上传了1份课题研究报告

⑤上传了 2篇论文 ⑥上传了 2篇随笔

五、结论与思考

回首走过的路,发现足迹深深浅浅。经过一年吋间的摸索与努力,孩子们 课

堂参与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的 不足Z处值得我反思。

1 •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

现在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我们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就要学到老,

因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口新月异,每一•位教师都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观

点,只有这样才不断适应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2. 课题研究要持续不断

课题研究,既是丄交的一份满意答卷,也是教师口我充电的过程,更是教师

不断的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即使这一次课题研究顺利结题了,也不能就此止

步,因为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结局,只有不断超越、不断完善。在

一定的吋间段,仍然要不断的研究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今后,我将继续参与、深入思考、不断研究,充分发挥课题的作用,挖掘自

身潜在能力,努力创新,我期待着在以后的课题研究屮有所突破。

主要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3.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

4. 《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

5. 《和优秀教师-•起读苏霍姆林斯基》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学习中常见问题的调查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