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防疫抗疫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一、面对疫情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一)因害怕疫情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响
1.认知上: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担忧疫情难以控制; 担忧就医困难、物资短缺等。
2.身体上:头晕、胸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 不舒服等。
3.情绪上:恐慌、害怕、担忧、焦虑、压抑、情绪波动较大 等。
4.行为上:频繁刷屏查阅疫情的相关信息,反复过度清洗消 毒、测量体温等,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等。
(-)因久居家中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响
1.认知上:由于外出活动减少、无法走亲访友显得很无聊; 在家待着无事可做,不如睡懒觉、
打游戏等。
2.身体上: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不舒服、身体素 质减弱等。
3.情绪上:无聊、枯燥、压抑、孤独、郁闷、情绪波动较大 等。
4.行为上:昼夜颠倒,生活无规律;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 生活较懒散;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机体活动大量减少等。
面对突发的疫情,如果你或者家人出现了以上的反响,时间 在两周左右都属正常范围,这是人类本能的心理反响,我们可以 接纳这种状态,不必过于焦虑,允许自己对疫情保持应有的警觉。
二、面对疫情
我们可以这样积极应对
(一)做好卫生防疫,保持镇定心态
L坚持“宅、戴、洗”:减少外出,尽量待在家里;外出时 一定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房间的清洁通风及消杀,做好 个人卫生防护。
2.科学认知:科学看待疫情,从正规、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消 息,不信谣,不传谣。
3.积极支持:为了全面防控,成都市各中小学将随时了解学 生及家庭防疫情况,和家人一起积极配合有关调查,在疫情面前 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4•树立信念:保持“不幸只是暂时的,一切总会好起来''的 希望感。相信政府,相信医疗团队,相信当前的防控措施,相信 大家的积极支持,我们总会战胜困难。
(二)做好自我调适,建设积极情绪
1.学会照顾自己,保持充分的休息,不让疫情过多影响心 情,情绪是当下的第一免疫力。
2.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尽量控制自己每天不超过一个小时 接收疫情有关信息,尤其睡前不宜过多关注,保证入睡心情平和。
3.学会自我鼓励。人类的自言自语,总能给我们以鼓励。 因此,当你为疫情而烦恼时,你
可以自言自语或大声说出来,如 “这种难熬的时光肯定会过去的” “我按照要求做好了防范,我 很平安”等,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4.寻求支持系统,积极交流倾诉。交流是有效的释放情绪的 方式。如果你感觉不能自我调节时,建议多与家人谈心交流,也 可以通过便捷的 和网络与朋友聊天倾诉。
(三)做好自我管理,学会“主动休闲”
1.合理作息,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节奏。疫情打乱了我们 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正好也是对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和锻炼。 在充分休息的同时,也要防止昼夜颠倒、睡懒觉、沉迷电视或网 络的行为,尤其要管理好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保持合理有序的 作息节奏。
2.合理计划,有效率地学习。给自己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 悦而有收获的居家学习与生活清单,并有计划地执行它。有效率 地完成作业,拓展阅读,练习字帖,适当预习新课等,都是不错 的选择。
3.保持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人的身体机能,还可以 帮助减少精神紧张,增加愉悦心理。居家生活仍然也可以有多种 运动方式,如跳绳、做操、瑜伽等。这个假期不妨与家人
一起来 创造性地“开发” 一项新的家庭室内运动工程吧。
4.主动休闲。主动休闲指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才能享受 到乐趣的活动。趁着这阵有空,而你们也正好有时间,不妨做一 些自己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比方阅读、下棋、烹饪、手 工、学习新技能等等。在主动休闲中,我们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和愉悦,会产生专注忘我的心流体验,不仅可以减少疫情带来的 焦虑、无聊,还能够提升生活质量,增进与家人的亲情交流。
三、面对疫情
我们可以得到这些成长
大难见真情,大爱见真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这 段慢时光里,我们不妨停下匆匆的脚步,细细思考,还可以得到 这些收获:
L珍惜生命:面对无情的疫情,迫使我们直面生命的短暂易 逝,并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保护生命、热爱生活。重新树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观念。
2.关注健康:在疫情应对中,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合理作息, 健康膳食,尤其不食用野生动物及来路不明的食物等。
3.学会独处:停下了外出的脚步,居家时光也应该是高质量 的,阅读、绘画、弹琴、唱歌、室内锻炼、学习新的家务技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尝试着和自己独处,也是一种成长。
4.增进亲情:不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家人共处,借居家时 光和亲人一起多聊天交流、多彼此陪伴,让浓浓的亲情在这寒冷 的冬日温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