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地图
中国南方地图
-
2023年2月10日发(作者:深圳万科)初一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1.图例“”表示的是()
A.居民点B.国界线C.铁路线D.长城
【答案】D
【解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
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图例“”表示的是长城,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图例和注记.
2.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绿色通常表示的是()
A.高山B.平原C.丘陵D.海洋
【答案】B
【解析】
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黄色表示高山,颜色越深地势越高,绿色通常表示的是平原,蓝色表示
海洋,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3.读等高线地形图,按要求完成:(7分)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B_______C_______E____________
(2)在这幅图中,李庄位于周庄的_______________方向。
(3)图中A点海拔为_________米,D点海拔为_________,A、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___米。
【答案】(1)山脊鞍部陡崖
(2)西南
(3)700100米600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据图可知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B是山脊,C是鞍部,E是陡崖。
(2)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也有
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方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来说箭头指向表示北,
反方向为南,再按顺时针方向标出东西,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得,在这幅图中,李庄位于周庄的西
南方向。
(3)相对高度是指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据图可知:图中A点海拔为700米,D点海拔为
100米,A、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700-100=600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4.地图具备的要素不包括()
A.方向B.美丽的色彩
C.比例尺D.图例和注记
【答案】B
【解析】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三要素。
5.在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8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
A.8千米B.80千米C.800千米D.8000千米
【答案】A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故8厘米÷实际距离=1:100000,故实际距离=8千米,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计算。
6.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9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E、F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地,因为等高线密集。
(3)图中,A处适合__________运动;图中,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_______方向。若李庄与周
庄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
(4)图中小河干支流汇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计划修筑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在_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附近最合适。
【答案】(1)陡崖山脊鞍部
(2)F
(3)攀岩西北4
(4)自西向东
(5)D
【解析】
(1)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A是陡崖,中间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故B为山
脊,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故C是鞍部,故A是陡崖,B是山脊,C是鞍部。
(2)坡度较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较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故F为陡坡,等高线密集。
(3)在陡崖处适合做攀岩运动,图中没有指向标,所以按“上北下南”判断方向,故李庄位于周庄
的西北方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故1::100000=4厘米÷实际距离,故实际距离=4
千米,故A处适于攀岩运动,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西北方向,两村庄的实际距离为4千米。
(4)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故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5)水库应该修筑在水流湍急处,最好是盆地的出口处,D西面是一小片盆地,D正好位于出口
处,故在D处修建水库最合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实际应用。
7.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0000B.1:2000C.1:20000D.1:100000
【答案】B
【解析】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
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比例尺最大的是A.故A
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其地形部位是
A.山顶B.鞍部C.山谷D.山脊
【答案】C
【解析】甲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说明凸出部位比周边地区低,故甲地为山谷。
【2】量得甲、乙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1.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答案】B
【解析】图中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甲、乙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1.5厘
米,其实地距离为300米。
【3】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A.东北向西南B.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D.由东向西
【答案】A
【解析】图中没有给出指向标,故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中小清河干流大致从东北向西
南流。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填“陡”或“缓”)
【答案】陡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0.小张读右边地形图后,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甲处为山脊B.乙处为鞍部
C.丙处为山谷D.丁处为陡崖
【答案】D
【解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则,甲为山脊,乙为鞍部,丙为山谷,丁为凸形坡,故本题
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
11.下列关于地图上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向
D.无法判定
【答案】C
【解析】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所指为北方,故C正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B不正确;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的方法辨认方向,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12.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直线距离为7.2厘米,两地间实地距离为144千米,该图
的比例尺是
A.1:2000B.千米
C.二十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答案】B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根据上图数据可知该图比例尺=7.2厘米/144千米,所以
B项正确。在计算时要注意单位和小数点。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运算
13.下列地图图幅相同,选用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地图B.湖北省地图
C.鄂州市地图D.凤凰广场地图
【答案】D
【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
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反之,范围越小,表示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小,选
项凤凰广场地图表示范围最小,故比例尺最大,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14.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右。
【答案】西东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通常情况下,地图方向的辨别作答。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故填:西东。
【考点】地图
1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缓。
【答案】B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16.在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
A.20千米B.0.2千米C.200千米D.2千米
【答案】B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为1:20000,表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2千米。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
17.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
A.图例B.方向C.分层设色D.比例尺
【答案】C
【解析】地图三要素是图例、方向和比例尺。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
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
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所以分层设色一般只在地形图中使用,不是每幅地图都有的要素。
【考点】地图
18.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A.分层设色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经纬网地图D.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B
【解析】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9.(12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注:地形部位是指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米;A地在D地的____________方向;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4)图中小溪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C处迷路,当他
发现该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山顶陡崖山谷山脊
(2)570西北
(3)西北2
(4)西北东南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常常有人居住。
【解析】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根据等高线不同形状判定山体的不
同部位: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
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1)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得:A地是山地的海拔最高点
即为山顶;B地是多条等高线的重合部位即为陡崖;C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即为山谷;D地等高线
向低处凸即为山脊;
(2)A地的海拔是670米,D地的海拔是100米,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是570米。据图中的指
向标可知A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3)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
实际距离是2千米;
(4)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此做
法的理由是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20.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
A.6200千米B.620千米C.620000千米D.62000千米
【答案】A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所以1∶10000000=62厘米:长江长度,长江长度=
620000000厘米=6200千米
【考点】比例尺
21.比例尺等于()
A.图上距离/实际距离B.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C.图上距离/图上距离D.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答案】A
【解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公式.
22.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颜色;
【答案】D
【解析】
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比例尺,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
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地图必须有方向,有图
例,说明符号的含义。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方向(东、南、西、北)、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所
以A、B、C是必须的基本要素。地图不一定要有颜色表示,D不是基本要素。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的基本要素。
23.读图,完成小题:
【1】关于我国科考站B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极昼极夜现象B.位于南极大陆上
C.是长城站D.临印度洋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科考站B为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于1985年2月20日竣工并投入使用,长城站位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
南端,在南极圈外,所以无极昼极夜现象;濒临大西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科考站A在B的哪个方向:
A.东南方B.西北方C.正南方D.正北方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科考中A为中山站,A点更靠近南极点,所以A点位于南方;东西方向的判
断可以借助于地区的自转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A位于B的东方。所以A位于B的东
南方。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长城站;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点评: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于1985年2月20日竣工并投入
使用;中国南极中山站简称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
24.下列有关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
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字
D.图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缩影
【答案】B
【解析】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
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图例和注记。
点评: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各种地图所表示的内容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但是都具备方向、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25.下列描述表示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A.学校教学楼高30米B.死海-415米
C.珠穆朗玛峰8844.43米D.吐鲁番盆地-154.31米
【答案】A
【解析】死海、珠穆朗玛峰、吐鲁番盆地的高度,都是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属于海拔高度。
而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是相对地面的垂直距离,属于相对高度。所以本题A为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点评:在地面的高低起伏中,有两种表示地面起伏的高度。海拔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
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学校教
学楼高30米,是指教学楼相对于地面来说的相对高度,而死海-415米,是指低于海平面415米。
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是指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43米,吐鲁番盆地-154.31米,是指
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相对高度可以表示出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而海拔表示高于
海平面的高度。
26.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答案】D
【解析】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
坡度大;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
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
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
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27.A、B两地实地距离l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l0厘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
B.
C.1:100
D.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l千米
【答案】D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0厘米∶10
千米=10:1000000=1:100000。通过单位换算利用文字表述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
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的表达方式。
点评:根据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计算公式解答问题。计算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需要
对公式进行转换,计算的结果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B;E
(2)山峰A的海拔范围是m。
(3)C、D两地位于山谷的是,坡度较缓的是。
(4)E位于山峰A的方向。(5)若图中F处气温为12.6℃,则C处气温应为℃。
【答案】(1)鞍部,陡崖(2)700—800(3)D,C(4)正西(5)15
【解析】(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B鞍部,位于两山顶之间;E为陡崖,等高线重叠;
(2)山峰A的海拔范围是700—800m。(3)C、D两地位于山谷的是D,等高线向高处凸,坡
度较缓的是C,等高线稀疏;(4)E位于山峰A的正西方向;(5)若图中F处气温为12.6℃,
则C处气温应为15℃。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
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1:100000)、线段式()、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
指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再根据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位置;经纬网
地图(只要求理解看懂):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纬网相当于方向标。图例、注记:图例:地球仪
或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注记:地球仪或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山高水
深的文字和数字。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
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即等高距、高
差、相对高度)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只能是相对高度)。同一图上的等高距是一个常
数。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
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
29.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
A.图例B.说明C.注解D.注记
【答案】A
【解析】图例: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注记:地球仪或地图上说明
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山高水深的文字和数字。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
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1:100000)、线段式()、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运算:(1)算图距(2)算实距(3)算比例尺(4)生活中
的灵活运用;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
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再根据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位置:经纬网地
图(只要求理解看懂):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纬网相当于方向标。
30.下列四幅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形图B.中国地形图
C.四川地形图D.遂宁地形图
【答案】D
【解析】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反映的地理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四个选项中,世界的范围最大,比例尺最小,遂宁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比例尺大小与比例尺的分母成反比,比例尺是一个比例数值,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地理范围越小。
31.学校组织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回答问题。(10分)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2分)
A.高原B.盆地C.山地D.丘陵
(2)乙河流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流。
(3)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在等高线图中,A、B两地形部位名称
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如果在上述两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应选择在__________地比较合适。
(5)如果在图中某地选址建一座水库,请比较合适的地方用“×”标注出来。
【答案】学校组织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回答问题。
(1)B
(2)北南
(3)水流速度快(坡陡,地势起伏大,等高线密集)
(4)山顶陡崖B
(5)在图中河流流出盆地处注“×”号。
【解析】(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高原为表面平坦开阔,边缘
较陡,山地等高线闭合,中心为高地,丘陵,海拔为200米到500米,坡度较小,地势较为平缓;
(2)根据指向标指示北方判断,乙河流是自北向南流;(3)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
流活动,理由是流经等高线密集处,坡度大,水流急;(4)在等高线图中,A、B两地形部位名
称分别是:A山顶,山地等高线闭合,中心为高地,B为陡崖,等高线重叠,如果在上述两地中
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应选择在B陡崖地比较合适;(5)如果在图中某地选址建一座水库,
应选择图中河流流出盆地处,理由是口子小,蓄水量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常用图例;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的数据大小比较,如分母越大比
例尺越小,反之则比例尺越大;比例尺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如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
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等知识。
3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和操场的实际距离是400米,如绘制到图
上的实际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20000B.
C.1:2000D.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
【答案】C
【解析】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和操场的实际距离是400米,如绘制
到图上的实际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1:2000=图上距离20厘米÷实际距离
400米。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比例尺的三种形式;与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33.王伟一家”十一”假期自驾车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为出行方便,最好要准备()
A.世界政区图B.城市旅游图C.中国政区图D.湖南交通图
【答案】D
【解析】王伟一家”十一”假期自驾车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为出行方便,最好要准备湖南交通图。
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表示范围过大,湖南省只是一个轮廓,城市旅游图只能体现一个城市的
旅游景点与线路。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数值大小比较;方向的判断、地图的实际应用等知识。
34.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5分)
(1)读甲、乙两图,填写下表。
经度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
A点
B点
(2)图丙中小河大致是由向方向流。
(3)图丙中林地在村庄的方向。
(4)图丁中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
易。简述理由:
【答案】(1)
经度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
A点75°E25°N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B点75°W45°S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2)南、北
(3)东南
(4)从C点容易,因为C到A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解析】(1)根据经度向东方向度数增大为东经,减小为西经,纬度度数增大为北纬,减小为
南纬,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低纬度范围为0°~30°;
中纬度范围为30°~60°;高纬度范围为60°~90°。;A点为(75°E、25°N),位于北半球、东
半球、低纬度地区,B点为(75°W、45°S),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带;(2)根据指向
标定向法,图丙中小河大致是由南向北方向流;(3)图丙中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向;(4)图丁
中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理由是因为C到A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线与纬线的方向、长度、形状等;五带的范围;比例尺的计算、大小比
较、应用;通过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
35.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A.正北B.正东C.正西D.正南
【答案】A
【解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然后再根据北方再判断其它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一般地图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等知识。
36.读图10“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A、B、C、D中适合攀岩的________。
(3)E地海拔高度为_______~_____米。
⑷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答案】(1)山峰陡崖山谷(2)B
(3)400500(4)西北2
【解析】⑴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山峰,等高线呈闭合且中心为高地,B陡崖,
等高线重叠,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2)A、B、C、D中适合攀岩的B陡崖;(3)E地海拔高
度为400~500米,等高距为100米;⑷根据指向标定向法,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测得
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千米=图上距离2厘米÷比例尺1:100000。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通过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本题还可以考查陡崖的相对高度、流河的流向等
知识。
37.下面图幅相同的地图,表示内容最简略的是()
A.福建省地图B.周宁县地图C.宁德市地图D.中国政区图
【答案】D
【解析】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的范围小,内容更详细,比例尺小的范围大,内容更简略。
所以要表示内容最为简略的应看其范围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比例尺、范围、内容的关系。学生易错的原因在于BC的范围大小判断。
3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红色B.绿色C.蓝色D.黄色
【答案】B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蓝色表示海洋,黄色和红色表示地势较高
处。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与卫星云图混淆,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
39.如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5分)
(1)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流向。
(2)村庄B在村庄A的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方和方。
【答案】(1)东北西南(2)正东东南西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1)根据指向标,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东
北流向西南。
(2)村庄B在村庄A的正东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东南方和西南方。
40.去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
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每空1分,共5分)
(1)甲地位于____(南、北)半球,____(东、西)半球。
(2)王先生住宿的城镇(如图),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
(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
【答案】(1)南西(2)昼短夜长(3)可能会遇到河流(4)14.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1)甲地位于南半球,西半球;(2)王先生住宿
的城镇(如图),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五一期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3)
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在乙附近有山谷出现;(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
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14.4℃。
41.比例尺A是1:1000,B是1:100000,那么它们的大小比较为()
A.A>BB.A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以A>B。 42.在比例尺1:500000的地图上,图上5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 A.25千米B.1千米C.250千米D.lO千米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在比例尺1:500000的地图上,图上5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是25千米,计算方法为图上距离/比例尺。 43.下列不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A.人口分布图B.地形图C.气候图D.水文图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不属于自然地图的是人口分布图。 4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A.平原B.高原C.丘陵D.山地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平原。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地势较之处。 45.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适合采用的比例尺为() A.1:1000B.1/40000000 C.千米 D.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2千米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比例尺的相关知识。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适合采用的比例尺 应为大比例尺,为1:1000。 46.读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的比例尺有种表示方式。 (2)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为厘米;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北京到天津的实地距离 是千米。 (3)北京在天津的方向。 (4)比较两幅图的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地图比例小,表示的地理事物地 图详细,地图简略。 【答案】(1)3(2)1.5(1.4或1.6),60(56或64也可)(3)西北 (4)北京市(或甲图),中国(或乙图),北京(甲),中国(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北京和地图的相关知识。(1)图中的比例尺有3种表示方式,分别 是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2)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北京 到天津的实地距离是60千米;(3)北京在天津的西北方向;(4)比较两幅图的比例尺:北京 市地图比例尺大,中国地图比例小,表示的地理事物北京地图详细,中国地图简略。 47.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面对地图,上方是什么方向? A北B南C西D东 【答案】A 【解析】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人们习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8.画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 A.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C.1:1000000D.十万分之一 【答案】A 【解析】学校面积较小,绘制学校的地图比例尺应选最大的一个,不能太小。故本题选A。 49.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A.西方B.东方C.北方D.南方 【答案】C 【解析】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右为东, 左为西。 【考点】该题考查指向标判定方向的方法。 5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C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 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 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 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 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丙,因为丙处为最窄处,省时、省力、省工,故本 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51.从卫星照片上看,地球表面最显着的差别是() A.草原和沙漠的分布B.山脉和河流的分布 C.城市和农村的分布D.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答案】D 【解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 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从卫星照片上看,地球表面最显着的差别是海洋和陆 地的分布,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52.读某区平面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小河水流,从北向南流,请你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小河流向. (2)学校在水电站的_____________方向. (3)图中公路左段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农机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_米. (5)打算在小河与公路交界处的稍靠东北方向建一小村庄,请用画出该村的位置。 【答案】(1)略 (2)东南 (3)东南-西北 (4)440米 (5)略 【解析】 (1)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 北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据图可知该图上有指向 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在图中画出小河的流向。 (2)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反方向为南,按顺时针方向标出东西,因此学校在水 电站的西南方向。 (3)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图中公路左段的方向是东南-西北。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0米,量的农机站 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440米。 (5)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来画小村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53.(2分)乙、丙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1:100000 C.1:10000D. 【答案】B 【解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比例尺 可以用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等方式来表示. 解: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若图上距离 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200000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即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结合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计算,属基础题. 54.如果在比例尺为1:100000000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 大约是() 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 【答案】B 【解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 距离。比例尺为1:100000000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 为100000000×3=3000千米,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5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答案】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解析】绝对高度就是海拔高度,即地面物体相对海平面的高度。比如说某山海拔2000米,就 是说它比海平面高出2000米;那么什么又是相对高度呢,再比如还有一座山的海拔是1500米。 那么前面那座山与这一座山的相对高度就是500米,不难看出,海拔(绝对高度)就是其相对海 平面的高度。而相对高度是两个物体之间相比较得出的高度,以绝对高度为基础。 【考点】本题考查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的判断。 5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1)甲山峰海拔高_______米,比乙山峰高________米。 (2)图上各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①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 (3)A地海拔高_______米;等高线稀疏表示坡_____,等高线密集表示坡_______。 (4)小龙河流向是__________。 【答案】(1)273.413.2 (2)(1)鞍部(2)山脊(3)山谷(4)陡崖 (3)220缓陡 (4)自东南向西北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数值表示海拔高度,读图可以看出,甲山峰的海拔为273.4 米,乙山峰的海拔为260.2米,甲乙山峰的相对高度=273.4-260.2=13.2米。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①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②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③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④陡崖。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数值表示海拔高度,读图可以看出,图中的等高距是10米, 可判定A地海拔高度为220米。 (4)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 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以判定小龙河向西北方流去。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57.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稀疏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得不一样 C.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密集 D.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固定为100米 【答案】B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地海拔都相等,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 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 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故选B。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58.用同样大小的纸画以下地图,则比例尺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古田、中国政区图B.世界、福建政区图 C.古田、世界政区图D.福建、中国政区图 【答案】C 【解析】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其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地图上的内容就越详细,在以上 地方中,世界的范围是最大的,所以其比例尺是最小的,而古田的范围最小,所以其比例尺最大,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5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155米,则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8999.43米B.8691.13米 C.8848.13米D.9158.13米 【答案】A 【解析】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减,上述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8844.43米- (-155米),等于8999.43米,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60.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答案】A 【解析】地形部位的判断,山谷是等高线弯向高处,表示此处的地势比旁边的更低,而B图表示 位于两座山之间的低洼处,是鞍部;C图是弯向低处,表示此处的地势比旁边更高,是山脊;而 D图的中间有个黑色三角形标志,表示的是山峰,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部位的判断。 61.要建一栋四面朝南的房子,此房应建在() A.南极点B.北极点 C.南极圈里D.北极圈里 【答案】B 【解析】从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北.从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所以要建一栋四面 朝南的房子,此房应建在北极点上,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极点上方向的判读。 6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中位于山脊的是,位于陡崖的是,位于鞍部的是,易形成小河的是, 山峰甲和C点的相对高度是。 (2)甲山位于乙山的方向。 (3)甲乙两山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甲乙两山的实地距离是。 【答案】(1)B、E、C、D、200-300米 (2)西南 (3)15千米 【解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B是位于等高线弯向低处位置,说明此处比旁边的更高,是山脊;E处是 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C是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D处在等高线弯向高 处,说明其地势比旁边的更低,是山谷地形;C处的海拔是介于200-300米间,而甲山的海拔 是介于400-500米之间,所以甲山与C处的相对高度是介于200-300米之间。 (2)地从上图可以看出,指向标是指向右上方,根据方向标可以判断,甲山是位于乙山的西南 方。 (3)从图上可以看出,图上1厘米是代表实际5千米,图上3厘米那就等于实际15千米。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63.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A.山脊、山脊B.山谷、山谷 C.山脊、山谷D.山谷、山脊 【答案】C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处的等高线是弯向低处,说明其地势比旁边更高,是山脊地形;而 乙的等高线是弯向高处,说明其地势比旁边更低,是山谷地形,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山地地形的判断。 64.有一所学校长约为250m,宽约为200m,如果要在一张长为30cm×25cm的纸上画这所学校 的平面图,下列哪个比例尺最适合?() A.1:100 B. C. D.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米 【答案】C 【解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所上题所说,图上距离是30cmX25cm,而实际距 离是250mX200M,所以比出来的结果是0.015,所以比例尺大概接近1:1000,也就是图上1 厘米代表实际10米,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 65.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7.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600千米。该地图的比例尺 是() A.1∶8000000B.1∶800 C.1/8000 D. 【答案】A 【解析】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已知图上距离和 实际距离,求比例尺,计算过程是7.5厘米÷60000000=230000厘米=1∶8000000,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66.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云南省地图D.广南县地图 【答案】A 【解析】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 略,四幅地图中,范围最大的是世界地图,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图幅的关系。 67.在1:38000000的比例尺地图上,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为2.8厘米,则北京到上海的实际 距离是() A.2128千米B.1596千米 C.1064千米D.532千米 【答案】C 【解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为2.8厘米,实际距离为 1064千米,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的计算。 68.读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6分) (1)A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G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______,如果要从B.H两处爬山,选择从处爬山较容易些。 (3)CD、EF两处中表示山谷的是_____。 (4)甲山海拔是米,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乙山位于甲山的__方向。 【答案】(1)鞍部陡崖 (2)BH (3)EF (4)1150170米西南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A为鞍部;G为陡崖。 (2)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 密集,坡度陡峻。B.H两点中B点等高线较为密集,表示坡度较陡;如果要从B.H两处爬山,通 常我们沿着坡度较缓的路线,也就是应择等高线稀疏的线路,据图可知:H处等高线稀疏,应选 择从H处登山要容易些。 (3)一般来说: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据图可知:CD处等 高线凸向海拔低处,为山脊;EF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 (4)海拔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据图可知:甲山海拔为1150米, 乙山海拔为1320米,则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1320-1150=170米;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 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 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来确定方向,据图指向标可知:乙山位于甲山的西南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6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黄色B.蓝色 C.绿色D.褐色 【答案】C 【解析】 在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绘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以鲜明的表示 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 高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70.地图三要素是指() A.图名、比例尺、注记 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 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 【答案】B 【解析】地图语言即地图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注记,不论是政区图、 地形图还是各种各样的交通图、旅游图等都离不开以上三个要素,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 7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9003.43米B.8999.43米 C.8848.43米D.9158.43米 【答案】B 【解析】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减,上述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8844.43米- (-155米),等于8999.43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72.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8分) (1)A在B的___________方向;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E是 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处会有小河的发源。 (2)从A和B处爬上山顶,____________处较容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南、鞍部、山谷、陡崖、D (2)B、坡度更缓 【解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A是位于B的左下方,是西南方向,C是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 地形;D处的等高线弯曲向高处,所以是山谷地形;E处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所以是陡崖 地形;要发源成小河,那一定是位于山谷处,所以是D. (2)A处的等高线比B处更密集,代表其坡度更陡,而B处的坡度更缓,所以从B处爬山更容 易.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73.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丘陵 C.山谷D.盆地 【答案】D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 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 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74.读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部位。 C: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图中A、D两座山峰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A山峰位于D山峰的___________方向。 (3)一群中学生一起登山,到达一处两面都有山峰的地方。对照地图,他们很快确定自己在地 图中的位置是________(填字母)。 (4)这群学生如果想进行攀岩运动,应该选择_________处进行。 【答案】(1)陡崖山谷 (2)70西南 (3)B (4)C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C和G分别为陡崖和山谷。 (2)等高线中的数值,表示海拔高度,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地的海拔为475米,D地的海 拔为405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70米,根据一般判读方向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可以得出A山峰位于D山峰的西南方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题干表述明显是鞍部,所以位置为B。 (4)陡崖的地方适合攀岩运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 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所以C处 符合。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75.对于图幅相同的①中国、②湖北省、③黄冈市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 【答案】D 【解析】比例尺的应用规律是: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实际范围越大,所用的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单;反之,实际范围越小,所用的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题 干中的三幅地图,中国地图的范围最大,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简单,该图的比例尺最小;黄冈市地 图的范围最小,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最大。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76.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3cm,那么长江实际的长度为() A.630千米B.630000千米 C.6300千米D.6300000千米 【答案】C 【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则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63÷1/10000000" =630000000(厘米)=63000(千米);故C符合题意。 【考点】比例尺的应用。 77.科考队在新疆考察时,一群骆驼从他们身边走过,下列哪种图例能表示他们所处的环境() 【答案】A 【解析】A图例表示的是沙漠,B图例表示的是洲界,C图例表示的是运河,D图例表示的是铁 路;新疆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沙漠;故A符合题意。 【考点】常用图例。 78.下图中,表示山顶的是() 【答案】B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 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 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据图可知:A表示盆地;B表示山顶;C表示山谷;D表示山脊,故本 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79.同样图幅的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小的应该是() A.泰安市区划图B.山东省区划图 C.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图D.世界政区图 【答案】D 【解析】比例尺大小与图幅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 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四个选项中,范围最大的是世界政区图,范围最小的是泰安市,故 比例尺最小的是世界政区图,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图幅的关系。 8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千米。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方向。 (3)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米;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高度,表示高出______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 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5)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 (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_;B._______;C._______; D_______。 【答案】(1)500000.5 (2)西南 (3)1.5750 (4)海拔海平面4.8 (5)F (6)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解析】 (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比例尺有数字式,线段式,和 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本图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0.5 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1∶50000。 (2)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 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甲山在乙山的西南方向。 (3)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本图比例 尺为1:50000,用直尺量算的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5/1: 50000=750米。 (4)海拔就是超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 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据图可知:甲山顶的海拔为273米,乙山顶的海拔为268.2米, 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73-268.2=4.8米。 (5)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 密集,坡度陡峻。据图可知:E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F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峭。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A为鞍部;B为山脊;C为山谷; D为陡崖。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8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红色B.绿色 C.蓝色D.黄色 【答案】B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 和红色表示高原和山地。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82.图幅同样大小的地图,表示内容最详尽的是() A.资阳地图B.四川省地图 C.中国地图D世界地图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图幅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在四个选项中A范围最小,所以内容越详细。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83.读图,回答问题。(7%) (1)写出字母代表的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 C;D;E;F。 (2)A.B两山峰相对高度是米;A山峰在B山峰方向。 (3)图中的等高距是米。 【答案】(1)C陡崖;D山脊;E鞍部;F山谷 (2)60米;正东方向 (3)100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1)C地部位有多条等高线在此重叠,故为陡崖;D处为等高线朝海拔低的地方凸起,故是山脊; E是两个山峰之间的部分,故为鞍部。 (2)A.B两山峰相对高度是578米-518米=60米;把B山峰的基本方向标出,即可判断A山峰 位于B山峰的正东方向。 (3)等高距是指相邻之间的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故图中等高距为200米-100米=100米。 【考点】地图 84.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图中A.B代表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名称是:AB。 (2乙、丙两河段中水流湍急的是,请你说出理由。 (3)图中乙河段的大致流向是从流向(方向)。 (4)A地的海拔在米以上。假设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千米。 【答案】(1)山顶;陡崖; (2)乙;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湍急; (3)北;南; (4)600;2。 【解析】 (1)图中A.B代表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名称是:A是山顶,B是陡崖; (2)乙、丙两河段中水流湍急的是乙,因为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湍急。 (3)图中乙河段的大致流向是从北向南流。 (4)A地的海拔在600米以上。假设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千 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85.读下图某地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假如甲乙两山顶在图上的距离为2厘米,那么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2)甲山的海拔是米,比乙山低米。 (3)A处为,G处为, DC线表示,EF线表示。 (填写陡崖、山脊、鞍部、山谷、山顶等名词) (4)图中丙地的海拔是米。图中丙地比H地(填高或低)。 【答案】(1)6千米 (2)1150170 (3)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4)200低 【解析】 (1)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本图比例 尺为1:300000,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1:300000=6千米。 (2)海拔就是某一个地点超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 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据图可知:甲山海拔1150米,乙山的海拔为1320 米,则甲山比乙山低1320-1150=170米。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A处为鞍部,G处为陡崖,DC 线表示山脊,EF线表示山谷。 (4)据图可知:图中丙地的海拔是200米,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可知:本图等高距为200米,则 H地的海拔为400米到600米之间,因此丙地比H地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86.读图,“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3分)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此图的的等高距为______米,乙山顶与A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3)甲山顶在乙山顶的______方向。 (4)从A地或B地出发,选择攀登到乙山顶较省力的地点是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分) (5)图中最适合攀岩的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 (6)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向_______流。 【答案】(1)山顶鞍部山谷陡崖 (2)100460 (3)西南 (4)A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5)④ (6)西北东南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①为山顶;②为鞍部;③为山谷; ④为陡崖。 (2)据等高线的“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知识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100米;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 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 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据图 可知:乙山顶海拔为560米,A地海拔为100米,则乙山顶与A地的相对高度是560-100=460 米。 (3)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 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甲山顶在乙山顶的西南方向。 (4)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 密集,坡度陡峻。要选择一条坡度较缓的路线登山,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区,据图可知:A处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和,如果要从A地或B地出发,选择攀登到乙山顶较省力的地点是A地。 (5)攀岩一般适宜在地势非常陡峭的陡崖处,据图可知:④处等高线重合,应该为陡崖,最适 宜攀岩。 (6)河流一般发育与河谷地带,自高处流向低处,据图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 南。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87.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崖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如题中的四个选项中,只有③处的 等高线是重合在一起的,是陡崖地形,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断. 88.下列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答案】B 【解析】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越往中间数字越大表示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字中间小, 外面大是盆地;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因此A是山顶,B是盆地,C是鞍 部,D是陡崖。根据题意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89.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下列哪种地形() A.山地B.丘陵 C.高原D.平原 【答案】D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一般来说,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 示高原,红褐色表示山地,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所以选D。 【考点】该题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识别。 9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是() A.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B.一律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A 【解析】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 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题意正确的是A。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91.教室里挂有图幅同样大小的四幅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亚洲地图B.中国地图 C.广东地图D.梅州地图 【答案】D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大的范围小,比例尺小的范围大,亚洲地图最大,所用 的比例尺最小,梅州范围最小,所用的比例尺最大。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 92.下列常用图例符号中,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一般地图所使用的图例都有根据的,如A是表示水电站,B有直线和三角形,表示的是 水库;C所示黑白相间,且一节连着一节,表示铁路;D表示的是长城,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图例. 93.比例尺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学会运用比例尺是获取地图信息的基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比例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的表达形式属于 A.文字式B.直线式C.线段式D.数字式 【答案】A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比例尺主要有数字式,线段 式,和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三种表示方法可以相互转换。本题的比例尺属于文字式比例尺,故 本题选A。 【2】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亚洲地图上量得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10 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 A.100千米B.1000千米 C.10000千米D.5000千米 【答案】C 【解析】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 亚洲地图上量得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10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10÷1: 100000000=10000千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94.读图完成下列任务。(9分) (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名称:A、C、D、E。(4分) (2)A处的海拔在以上以下。(2分) (3)在(填字母)处可能会有河流,河流的流向是。(2分) (4)测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从B处爬到A处要爬米。(1分) 【答案】(1)山峰鞍部陡崖山谷 (2)11001200 (3)E西北到东南 (4)1500 【解析】 (1)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出凸出,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故A为山峰,C为鞍部,D为陡崖,E是山谷。 (2)图中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100米,故A处海拔为1100米以上,1200米以上。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处易形成河流,图中E处为山谷,故易形成河流,而且河流的流 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4)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题目中图上距离为3厘米,比例尺为1:500, 故实际距离为1500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95.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 离大约是() 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 【答案】A 【解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到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3×10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 故选:A. 【点评】在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96.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这是因为() A.地球表面71%是海洋B.天是蓝的 C.海洋占陆地面积的90%D.海洋是蓝的 【答案】A 【解析】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是因为地球上71%是海洋,29%是陆 地。所以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 97.假如你要去进行一次爬山活动,下列最有帮助的地图是 A.地形图B.交通图C.导游图D.气候图 【答案】A 【解析】爬山运动需要对所选择的爬山路线做选择,最有帮助的地图为地形图。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的分类。 98.读“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 【2】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答案】A 【解析】此图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图中方向。据此读图可 得,图中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 【4】学校教学楼东西长度约为() A.20米B.40米C.100米D.200米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的50米。量得图中教学楼的长度 是2厘米,则学校教学楼的实际东西长度为2×50=100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99.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 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了,读图可知, A表示铁路,B表示洲界,C表示公路,D表示水库,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图例和注记. 100.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五十万分之一 B.1:1500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千米 D. 【答案】D 【解析】 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 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C文 字式比例尺改写成数字式为:1:3500000,D线段式比例尺改写成数字式比例尺为:1: 2000000,比较四个比例尺大小,A五十万分之一最大,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