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时间: 2023-06-03 admin 文学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

2023年2月10日发(作者:西飞公司)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1页共8页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

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

(g)==CO

2

(g);△H=-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

应:C(s)+H

2

O(g)==H

2

(g)+CO(g);△H=+131KJ/mol,CO(g)+1/2O

2

(g)==CO

2

(g);△H=-282KJ/mol,

H

2

(g)+1/2O

2

(g)==H

2

O(g);△H=-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A.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B.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6.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A(g)+B(g)2C(g);△H<0

B.2A(g)+B(g)2C(g);△H>0

2C;△H<0

C.2A+B

D.2C2A+B;△H<0

7.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2

1

N

2(g)

+

2

3

H

2(g)

=NH

3(g)

;ΔH=-46.19kJ·mol—1

2

1

H

2(g)

+

2

1

Cl

2(g)

=HCl

(g)

;ΔH=-92.36kJ·mol—1

2

1

I

2(g)

+

2

1

H

2(g)

=HI

(g)

;ΔH=+25.96kJ·mol—1

>NH

3

>>HCl>NH

3

>HI>NH

3

3

>HI>HC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

(g)

1/2O

2

(g)

H

2

O(l)

H

=-

285.8kJ/mol

CO(g)

1/2O

2

(g)

CO

2

(g)

H

=-

283.0kJ/mol

C

8

H

18

(l)

25/2O

2

(g)

8CO

2

(g)

9H

2

O(l)

H

=-

5518kJ/mol

物质

所具

有的

总能

2A(g)+B(g)

2C(g)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2页共8页

CH

4

(g)

2O

2

(g)

CO

2

(g)

2H

2

O(l)

H

=-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

2

(g)B.CO(g)C.C

8

H

18

(l)D.CH

4

(g)

9.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

S(g)+3O

2

(g)=2SO

2

(g)+2H

2

O(l)△H=―Q

1

kJ/mol

2H

2

S(g)+O

2

(g)=2S(s)+2H

2

O(l)△H=―Q

2

kJ/mol

2H

2

S(g)+O

2

(g)=2S(s)+2H

2

O(g)△H=―Q

3

kJ/mol

判断Q

1

、Q

2

、Q

3

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

1

>Q

2

>Q

3

B.Q

1

>Q

3

>Q

2

C.Q

3

>Q

2

>Q

1

D.Q

2

>Q

1

>Q

3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

2

O(g)=H

2

(g)+1/2O

2

(g)△H=+241.8kJ/mol

H

2

(g)+1/2O

2

(g)=H

2

O(1)△H=-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B.吸热2.44KJC.放热44kJD.吸热44KJ

11.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2A(l)+B(l)=2C(g)△H

1

B、2A(g)+B(g)=2C(g)△H

2

C、2A(g)+B(g)=2C(l)△H

3

D、2A(l)+B(l)=2C(l)△H

4

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

(g)+

1

2

O

2

(g)SO

3

(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

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196.64kJB.196.64kJ/molC.<196.64kJD.>196.64kJ

13.如下图所示,△H

1

=-393.5kJ•mol-1,△H

2

=-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

==

C(s、金刚石)△H=+1.9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

14.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

2

(g)

==

2Al

2

O

3

(s)△H=-2834.9kJ·mol-1

4Al(s)+2O

3

(g)

==

2Al

2

O

3

(s)△H=-3119.91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

2

比O

3

能量低,由O

2

变O

3

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

2

比O

3

能量低,由O

2

变O

3

为放热反应

C.O

3

比O

2

稳定,由O

2

变O

3

为吸热反应

D.O

2

比O

3

稳定,由O

2

变O

3

为放热反应

1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

-

(aq)=H

2

O(1)⊿H=-57.3kJ/mol。向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3页共8页

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H

1

、⊿H

2

、⊿H

3

的关系正确的是

A.⊿H

1

>⊿H

2

>⊿H

3

B.⊿H

1

<⊿H

3

<⊿H

2

C.⊿H

1

<⊿H

2

<⊿H

3

D.⊿H

1

>⊿H

3

>⊿H

2

16.已知: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ΔH=-Q

1

2H

2

(g)+O

2

(g)

==

2H

2

O(g)ΔH=-Q

2

H

2

O(g)

==

H

2

O(l)ΔH=-Q

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

2

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

则放出的热量为

A.4Q

1

+0.5Q

2

B.4Q

1

+Q

2

+10Q

3

C.4Q

1

+2Q

2

D.4Q

1

+0.5Q

2

+9Q

3

17.已知:

CH

3

CH

2

CH

2

CH

3

(g)+6.5O

2

(g)

==

4CO

2

(g)+5H

2

O(l)ΔH=-2878kJ·mol-1

(CH

3

)

2

CHCH

3

(g)+6.5O

2

(g)

==

4CO

2

(g)+5H

2

O(l)ΔH=-286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18.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

1

kJ,又知胆矾分

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

4

•5H

2

O(s)

===

CuSO

4

(s)+5H

2

O(l)△H=+Q

2

kJ·mol1则Q

1

、Q

2

的关系为

A.Q

1

2

B.Q

1

>Q

2

C.Q

1

=Q

2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9.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

2

H

4

)和强氧化剂(H

2

O

2

),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

2

和水

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

2

O

2

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

2

O(l)====H

2

O(g);△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是________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

2

(g)+2O

2

(g)====2NO

2

(g);△H=+67.7kJ·mol-1,N

2

H

4

(g)+O

2

(g)===N

2

(g)+2H

2

O(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

2

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

2

(g)+2O

2

(g)=2NO

2

(g)△H=+67.7kJ/mol

N

2

H

4

(g)+O

2

(g)=N

2

(g)+2H

2

O(g)△H=-543kJ/mol

1/2H

2

(g)+1/2F

2

(g)=HF(g)△H=-269kJ/mol

H

2

(g)+1/2O

2

(g)=H

2

O(g)△H=-242kJ/mol

有人认为若用氟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能量更大,肼和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20.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

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

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

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

3

·H

2

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1.(1)据了解,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提供的水力发电功率相当于3000万kW的火力发电站。因此,三

峡建设将有助于控制()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4页共8页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

C.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D.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2)已知1g碳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2.8kJ(与1g原煤相当),试写出相关的热化学方程

式:。

(3)若以火力发电,要达到3000万kW的功率,每天至少要消耗原煤多少吨(1千瓦时=3.6×106J,燃

煤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50%)。

22.在一定条件下,CH

4

和CO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

4

(g)+2O

2

(g)=2H

2

O(l)+CO

2

(g)△H=-890kJ/mol

2CO(g)+O

2

(g)=2CO

2

(g)△H=-566kJ/mol

一定量的CH

4

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62.9kJ,生成的CO

2

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

全吸收,可得到50g白色沉淀。求混合气体中CH

4

和CO的体积比。

附加题:

1.在一定条件下,当64gSO2气体被氧化成SO3气体时,共放出热量98.3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

为80%,据此,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g)+1/202(g)SO3(g);

△H=-98.3KJ·mol-1

B.2SO2(g)+O2(g)SO3(l);

△H=-196.6KJ·mol-1

C.SO2(g)+1/2O2(g)SO3(g);

△H=-78.64KJ·mol-1

D.2SO2(g)+O2(g)SO3(g);

△H=+196.6KJ·mol-1

2.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与P4相似,

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沸点比P4(白磷)高

C.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热量

3.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I:C

3

H

8

(g)+5O

2

(g)

==

3CO

2

(g)+4H

2

O(l)ΔH=-akJ·mol-1

途径II:C

3

H

8

(g)

==C

3

H

6

(g)+H

2

(g)ΔH=+bkJ·mol-1

2

C

3

H

6

(g)+9O

2

(g)

==6

CO

2

(g)+6H

2

O(l)ΔH=-ckJ·mol-1

2H

2

(g)+O

2

(g)

==

2H

2

O(l)ΔH=-dkJ·mol-1(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

(2)由于C3H8(g)

==C3H6

(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5页共8页

(3)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第一章单元测试答题纸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题号

123456789

答案

题号

161718

答案

二、填空题

1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kJ。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

(2)。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6页共8页

(3)(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

(5);(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1.(1)()

(2)。

(3)

22.

附加题: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7页共8页

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BDABAAADAB

题号

61718

答案

ACAADDAA

19.(1)N

2

H

4

(l)+2H

2

O

2

(l)===N

2

(g)+4H

2

O(g)△H=-641.625kJ·mol-1

(2)408.8(3)生成N

2

和H

2

O,对环境无污染

(4)2N

2

H

4

(g)+2NO

2

(g)===3N

2

(g)+4H

2

O(g);△H=-1135.7kJ·mol-1

(5)N

2

H

4

(g)+F

2

(g)=N

2

(g)+4HF(g)△H=-1135kJ/mol

20.(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

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

关(5)偏小

21.(1)AD(2)C(s)+O

2

(g)=CO

2

(g)△H=-393.6kJ/mol

(3)解:设每天要消耗原煤为x

3×107kW×24h×3.6×103kJ/(kW·h)=x÷12×393.6÷50%

x=15.8×1010g=1.58×105吨

22.解:设燃烧后共生成二氧化碳x,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a,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为b

CaCO

3

~CO

2

1001

50gxx=0.5mol

890kJ/mola+566/2kJ/molb=262.9kJ

a+b=0.5解出a=0.2molb=0.3mol

a/b=2/3

附加题:A、C、3.(1)等于(2)小于吸收加热(3)b=

2

c

+

2

d

-a

4.100L水煤气燃烧后共放出热量1143.3kJ。

CO(g)+1/2O2(g)=CO2(g);△H=-282.85KJ/mol

H2(g)+1/2O2(g)=H2O(l);△H=-285.8KJ/mol

中学化学资料网

中学化学资料网

第8页共8页

该水煤气是由H2、N2、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60LO2中燃烧后得到65L气体,再与NaOH溶液振荡

后体积变为20L(以上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这种水煤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解析:本题应抓住3个关键:一是热效应,4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是H2和CO,二者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143.3kJ;

二是燃烧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可知CO和H2燃烧后,气体的体积均减少;三是被NaOH溶液吸收的是CO2。

而CO2的来源有二,其一是原来的,其二是由CO燃烧生成的。

设100L水煤气中有H2xL,CO为yL。由反应热可知:

CO(g)+1/2O2(g)=CO2(g);△H=-282.85kJ/mol

1mol282.85kJ

yL/(22.4L/mol)m

m=y/22.4×282.85kJ

H2(g)+1/2O2(g)=H2O(l);△H=-285.8kJ/mol

1mol285.8kJ

xL/(22.4L/mol)n

n=x/22.4×285.8kJ

故得:y/22.4×282.85+x/22.4×285.8=1143.3„„„„①

由体积关系有:

CO(g)+1/2O2(g)=CO2(g)△V

11/210.5

y0.5y

H2(g)+1/2O2(g)=H2O(g)△V

11/21.5

故得1.5x+y=100+60-65„„„„„②

联立①②,解得x=50(L),y=40(L)

NaOH吸收CO2的体积为40L,所以原煤气中CO2的体积为45L-40L=5L,N2的体积为100-40-5=5L。

答案:100L这种水煤气中含H250L、CO40L、CO25L、N2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