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知识讲座稿汇总

卫⽣健康知识讲座稿汇总
卫⽣健康知识讲座稿
春夏季是各类病毒、细菌容易滋⽣、繁殖,容易传染的季节。
1、如何注意⾷物中毒
2、注意流感的措施
如何注意⾷物中毒:
⾷物中毒是指摄⼊了含有⽣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品摄⼊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类经常发⽣的疾病,会对⼈体健康和⽣命造成严重损害。青少年正处于⾝体⽣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关重要。
⾸先了解⼀下⾷物中毒的种类。⾷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物中毒、真菌毒素⾷物中毒、化学性⾷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物中毒。⽇常⽣活中常见的⾷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物中毒多见。另外,菜⾖中毒、⾖浆中毒和因误⾷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
那么怎样预防⾷物中毒呢?
针对⼉童青少年的特点,应该主要做到以下⼏点:
1、养成良好的卫⽣习惯。饭前便后要洗⼿。不良的个⼈卫⽣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体带到⾷物上去。⽐如说,⼿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物,污染了的⾷物就会进⼊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品。购买⾷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品 , 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 , 要查看其⽣产⽇期、保质期,是否有⼚名、⼚址等标识。不能买过期⾷品和没有⼚名⼚址的产品。否则,⼀旦出现质量问题⽆法追究。
3、⾷品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吃蔬菜⽠果要清洗⼲净;需加热的⾷
物要加热彻底。如菜⾖和⾖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蔗、花⽣⽶,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剂或⿏药的容器⽤后⼀定要妥善处理,防⽌⽤来喝⽔或误⽤⽽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许可证的⼩摊贩处购买⾷物。
8、饮⽤符合卫⽣要求的饮⽤⽔。不喝⽣⽔或不洁净的⽔。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以上⼏个⽅⾯⼊⼿,认真学习⾷品卫⽣知识,掌握⼀些预防⽅法,提⾼⾃我卫⽣意识,就能最⼤限度减少⾷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物中毒,保证少年⼉童的⾝体健康。
注意流感的措施
夏秋季节是学校传染病多发季节,学校是⼈群密集的场所,学⽣是传染病易感⼈群 . 为了保证学⽣⾝⼼健康,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做如下决定,请同学们遵照执⾏:
⼀、加强晨检及时就医
加强晨检⼯作,保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如发现学⽣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班主任、卫⽣委员要做好登记和上报⼯作,并动员学⽣及时就诊,暂停上课,重者进⾏隔离治疗,直到病愈。
⼆、开窗通风
注意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每天通风不少于 2⼩时,保持空⽓新鲜、清洁;下课后,学⽣应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
三、勤洗⼿
学⽣⼀定要养成良好的卫⽣习惯,注意勤洗⼿。研究结果表明,感冒病毒在⼿上能存活 70个⼩时。感冒患者在擤⿐涕、挖⿐孔时会将病毒沾在⼿上,健康⼈若与患者握⼿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分关键。
四、劳逸结合
注意劳逸结合,每天保证⾄少有 8个⼩时的睡眠时间,以增加抗病能⼒。经研究表明,⼈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种有提⾼免疫⼒作⽤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保证充⾜的睡眠⼗分重要。
五、少去公共场所,在流感流⾏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尽量减少去⼈群密集的地⽅,减少感染⼏率。与流感病⼈接触时,最好戴⼝罩。
六、注意⽣活细节
根据⽓温变化增减⾐物,合理均衡饮⾷提⾼⼈体免疫⼒。在夏、秋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发⽣流感的诱因。冬季尽管出汗较少,也要多饮⽔,多吃⽔果和蔬菜。⾼脂肪、⾼蛋⽩、⾼糖饮⾷会降低⼈体免疫⼒,饮⾷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扰素等抗病因⼦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进⼊呼吸道黏膜⽽诱发感冒 , 故提倡清淡饮⾷。勤换⽛刷,⼈们每天都要使⽤⽛刷,如果
上⾯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繁殖,对⾝体健康极为不利。注意脚部保暖,脚对温度⽐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黏膜⾎管收缩,使⼈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洗脸。
七、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抗病能⼒。
学⽣长时间坐在教室⾥,要增加室外的体育运动,改善学习的紧张情绪,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对发病学⽣所在的班级进⾏随时 /终末消毒,流⾏期间要对教室进⾏空⽓消毒(过氧⼄酸、乳酸、紫外线、⾷醋等,⾷醋熏蒸法对预防流感有良好效果, ⾷醋⽤量
5-10毫升 /⽴⽅⽶,加⽔稀释⼀倍,臵⽕炉上温⽕加热到⾷醋蒸⼲,每⽇ 1次,连⽤ 3天,可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教室每天坚持采⽤湿式打扫, 疾病流⾏期间坚持对地⾯进⾏消毒。
九、药物预防
⾦刚烷胺类药物⽬前公认对甲型流感有预防效果,其作⽤机制是抑制病毒进⼊上呼吸道上⽪细胞,但由于这些抗病毒药物均有⼀定的副作⽤,因此不易推⼴应⽤。亦可⽤中药贯众、板蓝根、藿⾹、⽣⽢草各 9g 煎服,每⽇⼀剂,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