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家庭教育主题讲座

时间: 2023-06-03 admin 讲座
家和万事兴-----家庭教育主题讲座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九十度鞠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我要求学生上课鞠躬问候时,我做到了,学生也做到了。在家庭中,当家长给予孩子正面引导,树立一个鲜活榜样的时候,家长能做到,您的孩子也能做到,各位家长你们认同吗?
首先欢迎各位家长朋友的光临,很高兴在这里与您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活到老、学到老”,古人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现在学习传统文化还不晚,若能将所学的文化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就会不断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一、践行《弟子规》可以促使孩子身心和谐
2010年的11月19日,伊春市委宣传部部长华景伟邀请黑龙江省传统文化讲师团来到伊春,在伊春市青少年宫进行了主题为“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中国人”的讲座,我和第二小学的几位老师一同聆听了两天的精彩讲座。其中哈师大音乐系毕业的靳雅佳老师做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讲座,她援引的一个感恩的故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故事的主人公是海
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兼监狱管理局局长张发,2006年4月,他在海南省海口市监狱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重点推行了《弟子规》,因为他听到刑满释放的人员再次犯罪的消息,非常痛心。以往监狱对犯人的思想改造,主要以政治学习和法制教育为主,张发洞察到这种教育和改造方式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和改造方式能让浪子回头?于是张发将伦理道德教育植入监狱,监狱的狱警每天都和犯人一起学习《弟子规》,逐步熏陶犯人的心灵,改变他们的思想,时常还开展针对性的文艺活动,充分发挥犯人的高情商、高智慧,让犯人自编自演。在学习弟子规一段时间后,张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清明节来临之际,把监狱的犯人都放回家祭祖,丢饭碗的事情,他做了,可是令人难以想到的是,所有的犯人在规定的时间都返回了监狱,这就是弟子规——1080个字、113件事的力量。讲到这里,也许有的家长不认可:那是过去的教育,你们向孩子传授《弟子规》,会不会把孩子教傻了,那么多规矩,还敬礼。我想对广大的家长说,如果你忙碌一天回来一进家门,孩子马上给你拎双鞋;看到你累了,孩子会让你坐下来给你捶捶背;看到你渴了,孩子会给你倒一杯水。这样的孩子会傻吗?绝对不会傻,而是真正的聪明活泼、身心和谐。
《弟子规》中写道:“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事死者,如事生。”古
人为什么要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守孝三年?有谁知道的吗?通过学习我才了明白,因为孩子从妈妈怀孕到出生,再喂养三年的时间才会离开妈妈的怀抱。以拍摄《大决战》《长征》《血战台儿庄》等电影闻名全国的著名将军导演翟俊杰,是影视界有名的孝子,他验证这个事实。在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组做客时,他带去了爱人当时抚养孩子的一小瓶红色的奶水(在妻子抚养孩子时,保存了两瓶当时爱人的奶水,俩个孩子一人一瓶,准备在孩子结婚的时候送给孩子做纪念),当他从箱子底拿出小瓶的时候,小瓶子里的奶水已经变为红色,惊呆了的女儿当时就跪下了,父亲这样做就是告诉孩子,不要忘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孝道是宇宙的自然法则,《中庸》里有一句话:“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射四海,无所不通。”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以当一个孩子有孝心的时候,孝-----善------德------智,有德行就能开智慧,学习哪里在话下。
当孩子贪玩、不专注学习管理不了时,有的家长会说“顺其自然吧”。什么是顺其自然,我学了传统文化才知道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一切美好都是包涵孝敬的,一缕阳光每天普照大地,有没有向人类收取一分钱?干旱、炎热的时候人们希望上天能降下清凉的雨水,天降雨水有没有向我们收取些许报酬?没有,上天包涵着对人类的孝敬和仁爱。上善若水,动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他没有说人类喝水需多少钱,动物植物
喝水要多少钱,水和谁去争夺什么吗?哪里低处哪里流淌,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低调,不要张狂。你去看看秋天森林里的大树,树叶落在根的下面,厚厚的一层叶子?什么意思?化作养料,来滋润大树的根,知恩图报,来感谢根的莫大恩赐。
二、践行《弟子规》可以促进家庭和谐
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学习《弟子规》,使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家庭观念。我的父亲于2005年11月患病,2006年9月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遭受沉重的打击之后,我才学会反思自己,知道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那种痛苦、悔恨、无奈与纠结,伴随了我好长一段时间。就在这段日子里我接触到了传统文化《弟子规》,看到光盘播放的《弟子规》里的老师,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通过学习《弟子规》并在家庭、工作中落实,把“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作为自己的立身行事的准则,他们都获得了家庭的和睦,享受到了家庭的幸福。反观自身,我没有尽到孝,父亲生前一打电话让我回家,我就找借口,不回去,逢年过节象征性的买点东西就了事。是自己的无知让我错过了许多营造家庭和谐氛围的机会。父亲是一位热心肠的人,亲属谁家有大事小情,他都主动去帮助安排、料理,每逢春节的时候,父亲都会把他那辈的老人,还有我们
这一代的兄弟姐妹聚到一起吃顿团圆饭。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老人家的用意:亲属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要讲团结,促和睦。直到今天,每当在一起回忆往事的时候,亲属们仍然不禁潸然泪下。母亲在劳动局工作,有一天,一位乡下的知青到县政府各个部门办理证件,母亲就耐心的告诉他,这件事情到哪个部门办理,那件事情找那位负责人,最后办完所有证件的时候,这位知青从兜里拿出一部分钱递给母亲以示感谢,母亲拒绝了,他临走的时候说:“你不要钱,那我给你鞠个躬吧。”“人之初,性本善”,也许是父母的善良,我们姐弟三人上学、工作都没有让父母操心,也许是父母的仁慈才营造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三、践行《弟子规》可以推动社会和谐
有一个律师,办理案子很有名气,他有一个女儿,从小父亲对他的教育就是做人诚实。这个女儿在国外留学毕业后,就去了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就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过程中,有一次她突然发现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损失了十万元钱,这个数字对于她刚毕业的学生来讲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公司里还没有人发现十万元的亏空,她发现了,如果此时递交辞呈,她可以走掉。但是由于从小父亲就教育她遇事要担当、要诚实,所以她主动去向领
导认错。她坚定:尽管我没有能力偿还,但是我的态度不可以错。所以她向领导郑重承诺:这十万元钱我现在偿还不了,但是我一定会偿还,如果公司信任我,允许我在这里继续工作,在每个月的工资里拿一部分钱,用来偿还这笔钱。如果公司觉得我不合适,我到另外的公司工作,也会分期把这笔钱还清。领导一听很感动,站起身来走来走去,这个女孩也忐忑不安。不一会领导站定了,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对女孩说:“我一直在想拿什么送给你比较合适,这支笔我用了好多年了,现在把它送给你。”他说,“我不仅不会辞退你,反而还要挽留你,因为我正要到国外开发市场,需要选择一位负责人,我还没有找到一个让我信任的人。现在终于找到合适的人选了,我要派你去,并且规定你上岗的奖金就是十万元,这十万块钱不用还了。”这个女孩因为这种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的态度,为自已赢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使得公司不仅内部上下级关系融洽,彼此信任,而且对外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个企业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每个组成部分都能达到和谐融洽,那么整个社会日益和谐还会远吗?
下面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日本的一位老师带着学生春游,其中一个孩子的腿受伤了。第二天他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学校,给老师鞠躬道歉,“老师,对不起,这么多孩子带出去,只有我的孩子受伤了,说明我的孩子能力不足,是我做家长的没有教导好。老师,给您添麻烦
了。对不起!”当老师听到这种话的时候,老师说:“家长,对不起,是我照顾不周,才导致孩子受伤,真对不起!是我错了!”这个时候,孩子说:“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爸爸妈妈!是我错了,是我不小心,没照顾好自己。”家长和老师的言谈举动,教育就完成了,这就是身教。以身作则,教导孩子承担责任、尊师敬长,遇事不往外找原因。老师教孝亲,家长教尊师,这叫亲师配合,这样就把教育完成了。先不说孩子考什么大学,最起码他是个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人,他是个幸福的人,他是个心中没有对立的人,他是个可以担当可以托付的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家庭幸福,事业得遇贵人。因为有贵人之心,必得贵人相助。什么叫贵人之心?孝亲的心,尊师的心。如果不懂得尊敬老师,你就切断了孩子向知识、向文明进步的根,走向社会也将成为社会上一个个不和谐的音符,殊不知,正是这份恭敬心成就了孩子一生的道德学问。时常怀着恭敬之心,处处想着他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大树为什么不倒?所有的中国人都全心全意用自己的生命、全部的福分来回报根的恩德。中国传统文化在复兴,中国的经济在腾飞。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要从孝敬心开始、从感恩心开始,学习传统文化,践行弟子规,培养好品行,乃各
位家长的当务之职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