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龋病检测与评估系统(ICDAS)的介绍

时间: 2024-04-03 admin 讲座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

国际龋病检测与评估系统(ICDAS)的介绍

国际龋病检测与评估系统(ICDAS)的介绍

胡轶;苏丽萍;王胜朝

【摘 要】ICDAS 是一种被国际认可的龋病检测和分级系统,可以检测龋病早期到晚期各个阶段的受损情况,将牙齿的健康状况(龋病)以数字的形式进行等级评分。根据龋损发展的严重程度,ICDAS 将龋病编码为0~6级,共7个等级。该系统不仅可检测个体的口腔健康状况,还可评估群体的口腔健康水平,应用于口腔教学、临床、科研以及公共口腔卫生各个方面。%As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caries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ICDAS can detect the damage condition of the

teath with caries from the early to late stages to obtain the rating of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teeth in the form of ing to the severity of

the caries,ICDAS classifies caries into 7 levels,whose code is from 0 to 6,

system can not only detect the condition of oral health

but also can evaluate the level of oral health for the groups,which can be

applied in the teaching,clinic and science research of dentistry as well as

public oral health.

【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6(026)009

【总页数】5页(P554-558)

【关键词】ICDAS 龋病;龋病检测

【作 者】胡轶;苏丽萍;王胜朝

【作者单位】陕西 西安 710032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陕西 西安 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长乐西路干休所;陕西 西安 710032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80.1

[DOI] 10.15956/.2016.09.008

[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2016,26(9):554]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龋病的临床表现随着病变的发生发展而有所不同,其龋损程度有深有浅,范围有大有小,可以累及不同的牙位、牙面。无论在临床、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对形形色色的龋损进行检测、描述或记录。目前有一种被国际认可的龋病检测评估体系(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ICDAS),可对不同轻重程度的龋病进行详细的检测与评估。

ICDAS最早制定于2002年,随后在2005、2008、2009年分别召开了3次关于ICDAS的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欧美各国多位从事龋病研究的专家和团队集体讨论,对该系统进行修订,现在已日渐完善,并且在欧美国家被学者广泛应用。2011年在北京召开的口腔公共卫生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上,主办方邀请了英国利兹大学牙医学院的Douglas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中专门介绍了ICDAS系统。说明我国也已经开始认识并接受ICDAS。

ICDAS是经同行评审并被国际认可的一种视觉评估工具,它是一种简单的、合乎逻辑的、基于视觉表象的龋病检测和分级系统,该系统可以检测龋病从早期到晚期各个阶段的受损情况,使牙齿的健康状况(龋病)以数字的形式进行等级评分。

ICDAS不仅可以检测个体的口腔健康状况,还可以对群体的口腔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可应用于口腔教学、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以及公共口腔卫生各个方面。

ICDAS具有标准的检查程序,检查者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可以应用该系统进行龋病检测与评估。在检查者熟练掌握检查标准的情况下,检查一位患者的全口牙齿大约需要15 min。另外,应用ICDAS检测龋病时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患者在检查前一定要先清洁牙齿(刷牙),因为龋损形成的部位会有牙菌斑滞留,可能影响检查和判断;二是检查者要用高压气枪吹干牙面后进行视诊,以便发现龋损的早期视觉表象。

关于龋病的检测,许多欧美国家都制定有自己的检测标准,包括英国、荷兰、丹麦、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加拿大等。文献检索能够查阅到的龋病检测标准,在全世界大约有30种之多[1]。这些检测系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龋病界定的阶段不一致:以美国和欧洲为例,美国的标准重点检测龋病进程中已经形成龋洞的阶段,而欧洲的学者将早期龋也界定到龋的范围内;其次,各检测系统对龋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不一致:针对非龋损原因造成的牙面异常,如釉质发育缺陷造成的氟斑牙,吸烟饮茶等习惯导致的窝沟广泛性着色,有的检测标准界定龋时明确排除了这些情况,而有的则未作区分;再次,对龋的检查方法不一致:有的只对牙齿进行视觉评估,有的视觉评估加触觉检查,有的要求患者首先清洁牙齿,在隔湿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检查,而有的则未作要求[1]。

目前,国内对龋病检测使用的是WHO的检测体系。该系统对龋的界定标准为:无充填体、无龋损征象的完整牙,龋洞形成前阶段的早期龋,以及牙齿发育缺陷和磨损都计分为0(无龋);点隙窝沟或光滑面有明显龋洞或釉质下破坏,以及可探及底部和洞壁发软的病损计分为1(有龋)[2]。WHO的检测系统具有一定局限性:①牙齿的检查未具体到每个牙面,因此使用该系统无法对某一牙面的龋患情况进行评估; ②龋的阶段界定不够细化,只是笼统的将龋划分为有和无,只能体现出有无

龋患质的区别,而不能体现出龋病发展进程中量的变化。因此,需要有一个国际统一、规范细致的龋病检测评估体系。经过欧美各国从事龋病研究专家的集体讨论,制定了ICDAS。

根据龋损发展的严重程度,ICDAS将龋病编码为0~6级,共7个等级,每一个等级之间在视觉表征上仅有轻微的变化。另外,根据牙齿的表面特征又分为窝沟、平滑面(近中面和远中面)、游离平滑面(颊侧面、舌侧面、无邻牙的可直接检查的近远中面)以及伴有修复体或封闭剂4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编码依据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表1)。

下面以窝沟龋为例,详细介绍ICDAS的龋病编码方法。

在持续性气枪吹干后(建议吹干5 s),釉质未见龋损迹象,即未发现釉质半透明化或疑似变化;伴有发育障碍的牙齿表面,如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牙齿磨损(磨耗、磨损和腐蚀)以及外在或内在的牙齿染色都记为0(图1)。如果由于一些非致龋性的习惯,比如经常饮茶导致的广泛性窝沟着色,检查者也应将其标记为0(图2)。

当处于湿润状态下时,未观察到龋损所致的色泽变化,但是当持续性的气枪干燥后(约5 s),可观察到龋损的不透明性变或变色(白色或褐色病损),这种表象明显不同于临床上所见的健康釉质(图3~4);或者是无论在湿润还是干燥的状态下均可见龋损造成的釉质色泽变化,这种改变的色泽也明显不同于健康釉质,而且此变化仅仅局限于窝沟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龋损所致的窝沟变色其涉及范围不同于编码0中所描述的窝沟广泛性着色。

在湿润的状态下观察牙齿,可见龋损的不透明性变(白色斑点状病损)和(或)褐色龋损变色,其变色范围应大于窝沟的解剖范围,这种表象也明显不同于健康釉质。当然,此龋损表现在干燥状态下仍然可见(图5)。

当牙齿处于湿润状态下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龋不透明性变(白色斑点状病损)和(或)超出窝沟解剖范围的不同于健康釉质的褐色龋损变色(图6)。气枪吹干5 s后,

就可观察到龋损所致的牙齿结构的丧失,它可能发生在窝沟的入口处,也可能发生在窝沟内部,这将真正地观察到牙齿脱矿现象(不透明的白垩色,褐色或深褐色洞壁)。虽然窝沟形态可能会较原先变得更加宽敞,但是在龋洞或釉质不连贯处的壁或底部仍然看不到牙本质(图7)。

如果表示怀疑或者想进一步证实视觉判断,可以使用WHO/CPI/PSR探针,将其轻轻划过牙齿表面,以确定龋洞仅局限于釉质层。另外,可通过球形末端沿着可疑窝沟滑动进行判断,如果球形末端嵌入釉质洞或不连贯处表面,就可发现局限的釉质不连贯龋损。

透过看似完整的釉质可以看到变色的牙本质阴影,此时釉质可能有或没有局限性的破坏表象(表面丧失连续性但牙本质未暴露),这种阴影通常在牙齿潮湿的时候更容易观察到。深色区域是来自牙齿内部的阴影,表现为灰色、蓝色或褐色(图8)。

当被评估的牙齿表面发生龋损时,黑影一定明显可见。如果检查者认为龋损的发生是从牙齿的邻近表面开始的,而被评估的牙面没有任何龋损的表象,那么这个牙面应该计分为“0”。

在组织结构上,编码3和4可能是病损的深度不同,一个比另一个更深,反之亦然。这取决于釉质的量和性质。比如乳牙釉质更薄而且更具半透明性,那么在釉质发生局限性破坏之前,就有可能观察到内部牙本质的变色。但是,在大多数病例中编码4较3可能更深的伤至牙本质层。

在湿润状态下观察牙齿,通过釉质可看到牙本质明显变黑。气枪吹干5 s后,可见在窝沟入口处或窝沟内部有牙齿结构的丧失,形成开放性龋洞,在病损处还有脱矿现象(不透明的白垩色,褐色或深褐色洞壁),同时检查者还应判断有深部牙本质的暴露(图9)。

使用WHO/CPI/PSR探针来确定龋洞是否伤及牙本质层。检查方法为将球形末端沿着可疑窝沟滑动,如果探针球部进入洞口,而且检查者认为洞底部为牙本质,那

么就可以判断为牙本质龋(图10)。窝沟处釉质的厚度为0.5~1 mm,因此不可能探及深层的牙髓组织。

窝沟处牙体组织结构明显丧失,龋损深而且面积大,洞壁和洞底部明显可见牙本质暴露。一个大面积的龋损至少伤及一半的牙齿表面,或者有可能伤及牙髓组织(图11)。

ICDAS与WHO的检测标准相比更加复杂、细化、全面,要求对每一个牙面的龋患情况进行检查,熟练掌握的检查者对一位患者进行全口检查大约需要15 min。检查时可按照Decision Tree[3](图12)的流程帮助确定龋病编码,提高检查效率。

ICDAS不仅仅是一个临床的视觉评估工具,其还可以应用于口腔医学的许多领域。ICDAS将龋病按照病变进程细分为7个阶段,全面概括了龋病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可将ICDAS纳入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关于龋病学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龋病,认识和掌握龋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征和分级分类。临床检查应用ICDAS可以获得患者高质量的龋患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龋患风险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对预后进行有效评估,因此ICDAS可以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临床医疗质量。ICDAS还可以应用于口腔公共卫生学的研究,应用该系统进行目标人群龋的现况调查,能够详细的评估到每个牙面,以及龋损的每个阶段,获得更加详实的调查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有助于对目标人群开展龋患状况与风险评估,危险因素分析,防治策略制定,以及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实施。此外,ICDAS还可以应用于临床实验研究,比如评价某方法对龋的治疗效果,可以用ICDAS先检测基线水平的龋患状况,施加干预后再用该系统进行检测,将干预前后进行统计学对比,就可以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由于ICDAS细化了龋病的程度等级,所以采用ICDAS的临床试验,其结果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并且被国际认可。

现在,ICDAS在国际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哥伦比亚学者non等应用OPI

和ICDAS调查带有正畸固定矫治器的患者牙菌斑与龋病的状况,结果发现颊侧面大多数都有白色的不透明性变,而且上前牙颊侧面几乎30%的白色不透明性变位于托槽周围,因此不透明性变的高发率与正畸矫治器有关,针对这一临床现象应该实施一些相应预防措施[4]。另有文献报道用ICDAS对氟中毒高发区学龄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的氟牙症程度为中重度;22.1%的中重度氟牙症儿童ICDAS 编码2的比例很高;氟牙症与龋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得出结论ICDAS可以用于评价氟牙症与龋的相关性;氟牙症儿童早期龋比成洞阶段的龋更流行[5]。

ICDAS是一种经同行认可的龋病视觉评估工具,更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龋病表达语言。认识并深入学习ICDAS,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口腔医学医教研防各个领域。

国际龋病检测与评估系统(ICDAS)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