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汝于成的出处及典故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

时间: 2023-06-16 admin 文学

玉汝于成的出处及典故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

玉汝于成的出处及典故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

服装管理-快乐的旅行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活动促销)

第1页共5页

疫情防控工作简要事迹

疫情防控工作简要事迹

__,男,汉族,__岁,__县__镇__村人。19__年从医,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

保战线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乡村医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曾被__日报报道,年年都被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

进个人”。

2021年1月26日(大年初二),__接到__镇中心卫生院的紧急通知,立即马

不停蹄赶往镇卫生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由于疫情紧

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

目镜更是极度缺乏,镇卫生院库存告急。会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在防护物资极度缺

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圆满完成镇政府及卫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务。

大年初三,即使防护物资不够用、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即使突发急性结膜

炎,视力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奋斗在抗疫一

线,挨家挨户进行摸排,逐个量一遍体温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极力劝说

下,他在家接受了输液治疗,初四病情刚有所好转,他却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

与抗疫任务我还要梳理一遍,还有几位病人的体温未测量,摸排工作还未完成。”

一大早,家人准备好的早餐来不及吃就出门了,给村民发放口罩,给湖北返乡人员

测量体温,一忙就是一上午。来不及吃午饭的他又急忙赶往几位刚摸排出来的从湖

北返乡人员家里,进行体温测量并询问情况。下午三点,__在骑车回家途中,由于

个人病情未痊愈、一天未进食,突然晕厥,摔至重伤。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治病救

人,为了他人安危,他未将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作为一位

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由于病情较严重,需行手术治疗,临进手术室前,他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是:“好饿,真想吃点东西后继续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目前,他还在重症监

护室,未脱离生命危险。(妻子__是一位村干部,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非常

支持他的工作。)

第2页共5页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__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

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虽然他们没

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

疾苦,关心群众安危,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践行使命,保障了一

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32岁的某某是某某收费站一名普通的票管员。2021年1月下旬,大家都还沉

浸在新年节日的氛围中,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防控

疫情通知那一刻,某某就一心想着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大家一道抗击疫情,于

时他把年幼的女儿留在了老家,交给父母照顾,迅速踏上了回到工作岗位抗击疫情

的征程。

我是军人我在前。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某某在工作中处处发扬军人英勇顽

强、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的精神,组织员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坚持对站区内

和收费亭内进行消毒,坚持每天为当班收费员测量体温,上岗前检查当班收费员口

罩、手套、护目镜是否佩戴整齐,为员工配发消毒酒精,并督促班长随时观察班组

员工在工作中的防护情况。同时对员工做好疫情宣传工作,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

情,不要过度恐慌,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积极配合防控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某某作为某某收费站的站管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

情第一线。为积极配合地方做好防控疫情,某某在工作中与地方部门设置在站口外

的疫情检查点加强工作联系,指挥车辆的疏导工作,引导车辆有序进入疫情检查

点,做好所有出入站车辆人员的检查工作,与地方检查点携手共进,共同做好防疫

防控工作。同时在车道上设立疫情物资运输车专用通道,保障疫情物资车辆快速通

行。

体贴知心关爱员工。1月29日,某某在得知某某收费站有2名员工所居住的

小区已有确诊患者后,他立即对全站员工再次进行摸底排查,在了解情况后确定2

名收费员不但与确诊患者住一个小区,而且还住在同一单元楼,存在感染风险。某

某当机立断将情况报告给值班领导,同时安排2名同志配合地方社区和小区工作人

员做好隔离观察,做好个人防护,不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为了更好地了解2名员

第3页共5页

工的生活情况和稳定他们的情绪,某某坚持每日打电话联系他们,关心他们的生

活,安抚他们的情绪,不要过度恐慌,做好自我隔离,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就

医,并主动询问他们需要的物资送上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某某坚守岗位,恪尽职

守,始终坚持在收费站一线,将收费员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确保了员工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树立了良好的成渝高速公路窗口形象。

某是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管理处副主任护师,除夕夜,她刚刚在岗位上过完了

自己的59岁生日。在北京医疗队的136人当中,她的年龄是最大的,任务却是最

重的,她要保护好每一个人的安全,从北京医疗队的驻地到隔离病房,所有细节都

容不得马虎。“平安”两个字背后承载着太多的付出。

她的工作要事无巨细

北京医疗队驰援某6天以来,往返于驻地与隔离病区之间次数最多的,便是

某。“电梯里再补一瓶手消,大家按电梯按钮之前一定要先给手消毒。”无论在驻

地,还是在隔离病房,记者每一次碰见她,她都在忙碌。

院感工作到底是指什么?某总结说:“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医

护人员防护服的穿脱是否规范,要一再督促;医院、驻地的环境是否符合规范,要

一再检查;空气尘埃离子的监测、可接触到的物体表面的清洁……总之,这是一项

事无巨细的工作。

由于疫情的突如其来,今年春节,某坚持在岗。她早在1月26日便写下了请

战书,除夕夜更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了自己的59岁生日。

“等她这次任务完成了,回北京再隔离隔离,也就退休了。”同事们的一句

玩笑绝无恶意,多是担心她因为年岁大了有什么闪失,她自己却从不把年龄当成一

个负担。她作为有着39年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必须要担下这份责任。“抛开这

些前提,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我们家5口人,除了4岁的小孙女儿,全都是党员。”此次出征某,某没

有向家人做过多的解释,全家人都默默支持着她。

病区改造重任迎面而来

第4页共5页

某协和医院西院区的住院楼,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普通病区改造成了隔离病

区。但从严格的院感角度看,仍有太多的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医疗队的航班

抵达某后,对某来说,当时留给她休息的时间几乎没有,进一步改造病区,确保所

有医护人员的安全,这个重任迎面而来。

1月28日,某协和医院西院区确诊患者收治病房投入使用。时隔一天,疑似

病毒感染患者病房投入使用。分秒必争的背后,是某丢失的睡眠。为了督促病区改

造,她连续数日凌晨5点起床,翌日凌晨1点才返回驻地。

“三区两线是我们的基本要求。”某说,三区是指生活区、清洁区、半污染

区,两线则是指患者通道和医护人员通道。

“改造好病区,确保医护人员不被污染为根本原则。”在先天硬件条件不足

的情况下,只能在细节上下足功夫,某一次次和院方探讨修改意见,不断完善消毒

隔离制度,一次次到现场梳理流程。在不满24小时内,顺利完成了病区改造任

务。

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现在,接诊流程基本捋顺了,某的工作重点,也从病区转移到医护人员身上

来。她最关注的是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脱流程。

某说,尤其脱防护服这个环节,她最担心,因为被脱下的防护服已经是污染

状态,操作步骤错一点,孩子们就可能有危险。

“隔行如隔山,穿脱防护服要从零基础教起。”某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医护人

员,大多没有进入隔离病区的经验,为了让北京医疗队和当地医护人员都能尽快熟

悉、掌握防护服的穿脱,某几乎是从零基础开始教学,口述、演示、制作视频,几

乎能想到的办法她都用上了。

“前一两天的时候,准备比较仓促,接班以后,我带着疲惫的孩子们回来的

时候,只剩下面包了,那时候我特别揪心,心疼孩子们。”在某眼里,年轻医护人

员都是她的孩子,北京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共有136人,某却说她的目标是保护149

人的安全,两个数字的差额正是媒体记者,“因为你们也是我的孩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5页共5页

祝语: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但是我们最应该让自己满

意,让自己幸福,而通往幸福的道路,也是我们终生奋斗的历程,我们必须努力做

事,让成功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勤奋夯实做事,会让我们很少陷入心灵危机,

会让我们成为现实者,当然了,也会让我们更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