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讲座策划书(模板)

礼仪讲座策划书
礼仪讲座策划书1
一、实施背景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文明礼仪体现在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气质上。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既是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创建示范年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当下学生中存在着某些不符合公德规范的现象,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这与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形象不相适应。为加强学生道德素养,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高二级决定在全级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
二、指导思想
配合学校的“智慧德育”、养成教育和“把一件事做到底”的核心习惯的培养,通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以“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展高中生风采”为活动宗旨,“学
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使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讲文明、懂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高二级学生文明素养。
三、活动要求与形式:
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礼仪修养。针对校园中某些不文明行为、不合礼仪规范的现象,如上课、集会、课间操等迟到或早退、随意进出;在教室等公众场所吃东西,上课睡觉;集体荣誉感不强,教室脏乱;乱丢垃圾,造成教室或楼梯存在垃圾现象,粗言野语,在教学区大声喧哗;抄袭作业等,展开智慧德育,纠正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
活动形式主要有:主题班会、黑板报、讲读文明礼仪故事,讲文明礼仪模范评比活动。
四、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9月2日—9月21日):
1、各班级制订“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计划,并召开“做一名文明礼仪学生”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主要内容:
(一)认识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班级分组讨论,搜集校园学生十大不文明行为,收集古今中外经典文明礼仪故事,相关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剧本等,同时汇集后用电子稿上传级邮箱,各班下载在班级里传阅。
2、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校园黑板报等载体,开展一次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大宣传,以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3、收集各班上交的校园十大不文明习惯并汇总。结合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各班开展优秀提案上交评选活动,结合评选活动确定年级十大不文明现象的`教育办法。
第二阶段:实施发展阶段(9月22日—12月15日)
1、各班成立一个“文明礼仪督察组”,准备一本礼仪实施记录本,每日将班级里发现的不良行为以及做得好的榜样事件记录在册,并在每周的班会课上给予批评和纠正,同时也为班级评选文明礼仪标兵提供依据。
2、遵守学校文明礼仪规范,推广“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上课要集体起立问“老师好”,统一规范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说“谢谢老师”。遵守教师办公室管理规定,学会礼貌得体地与师长、同学、领导交流。
3、成立年级礼仪监督岗,及时表彰在开展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中成效显着的班级和个人。
4、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1)语文组组织“我身边的文明礼仪故事”的征文比赛;
2)举办文明礼仪规范讲座,宣传学习文明礼仪典型事例;
3)开展“校园不文明现象绘画、图片展”;
4)开展争做“文明礼仪学生”的活动,学会宽容礼让,学会诚实守信,学会心中有人、心中有班集体、心中有大家的文明礼仪观念;
5)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5、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评比活动(另附评比方案和评比表)。
6、结合第二十九届“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结合“中秋节”进行亲情教育;结合“重阳节”开展尊老爱幼教育;结合“国庆节”“元旦”等节日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珍惜生命教育。
7、配合家长会请家长委员会指导文明礼仪德育工作。